读懂食品标签 畅选健康食品
近期大家在商超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发现有些食品外包装上多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这是国家正在试点的数字标签,有了它,我们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准确获得更多食品信息,非常方便!
有了食品数字标签,我们获取食品信息更方便了,但这些食品信息要怎么看,怎样才能利用起来帮助我们购买到健康美味又营养的食品呢,下面让我们来读懂食品标签。
一、什么是食品标签
想要读懂食品标签,第一步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国家规定了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原来食品标签包括这么多信息,能全部看完当然好,来不及的时候我们挑哪些重点信息看看呢?
1.看食品名称和类型
平时我们只看外观或者不仔细看的话,容易出现“李逵”和“李鬼”分不清,以为买了很贵的牛奶,实际只是买了含乳饮料。含乳饮料与牛奶在营养素含量上还是有很大区别,要仔细看食品名称来区别哦。
2.看配料表
根据我们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简单理解——产品中的含量越多排位越靠前,通常排在第一位的是食品的原料。通过查看配料表,我们可以了解食品主要成分,鉴别食品属性。
例如,我们想要购买粗粮饼干,通过查看两份粗粮饼干配料表发现:左图排在配料表前列的是小麦粉和植物油,右图是全麦粉和麦芽糖醇;根据食品主要成分,选择右图食品才是更符合我们购买粗粮饼干的需求。
3.会看会算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包括要有营养成分名称、营养成分含量值和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简称NRV%)。
3.1 营养成分名称中,“1+4”营养成分属于强制标识内容,“1”指的是能量,“4”指的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四种核心营养素;其他营养成分如“钙”、“维生素A”、“膳食纤维”等,可自主标识。
3.2 营养成分含量值可以使用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食品作单位,下图展示的是用每100克作单位,如果1份食品包装只有50克,那么我们食用该食品是得不到表里这么多营养成分含量的,大家要注意甄别计算哦。
3.3 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它表示食品中这些营养成分占一个人全天对该营养成分需求的百分比。
比如下图每100克全麦吐司中能量含量为1143千焦,其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是14%,就说明如果吃100克这个吐司,大概能满足成人一天所需能量的14%(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体力活动水平等不一样,需求量有差异),这是远远不够的,提示我们还需要从别的食物中摄入能量,均衡膳食。
4.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生产日期是食品形成最后产品的日期,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贮存不当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对食品安全和品质造成影响。提醒大家购买任何食物时一定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购买比较“新”的产品,并在指明的温度或者环境下储存,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大过天,会看会算以上食品标签信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产品的内容特点,帮助我们科学选购健康营养又美味的食品,为自己和家人的营养和健康筑起屏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