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毒蘑菇之青褶伞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30日
来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5-25厘米,白色,半球形、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突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变为鳞片;中部鳞片大而厚,呈褐紫色,边缘渐少或脱落。菌褶初期污白色,后期浅绿色至青褐色或淡青灰色,菌柄长10-28厘米,直径1-2.5厘米,污白色,圆柱形,有菌环,基部稍膨大。
时间与生境:该菇在我国不同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分布,集中出现在5-7月份,群生或散生于公园或小区的草坪上、菜地里,以及路边的草地、荒地或者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俨然成了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
分布:该蘑菇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广西全区各地均有分布。
毒性:该菇属于胃肠炎型毒蘑菇。误食该菇后,主要引起胃肠严重不适,大多数在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可能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循环障碍或者电解质流失。对于小孩,体液快速损失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胃肠炎症状在8-12小时后会自发消退。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