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沙门菌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6日 来源:食安所 阅读次数:
    8月底,一则“某学术会议于桂林某酒店召开,晚宴后几个小时至现在不断有老师同学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发烧、头痛的现象,多位老师在火车飞机上感到不适,有孩子被下了病危通知。300多人食物中毒,程度轻重不同,重者入院治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度登上头条。
    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发现真正的凶手就是隐藏在“卤味拼盘”中的毒肠炎沙门氏菌。关于这个“凶手”,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的常客,它污染的食品常常让我们防不胜防就中招。
    沙门氏菌是一类通常存在于人类和动物(尤其是家禽和猪)肠道中的细菌。很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特点?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般会在使用遭污染的食物后约6-72小时发生消化系统症状,例如:畏寒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或伴随腹部绞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或儿童、老人、孕妇和体弱者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沙门氏菌是如何偷袭人类
     沙门氏菌可经带菌的动物或人的排泄物污染食品。通常是因为生吃或进食未烧熟煮透的受该菌污染的畜禽肉、蛋类,饮用未经消毒的生奶,或食用受该菌污染的其他食品可导致食物中毒。
    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常见食品有哪些?
    主要包括畜禽肉、蛋类和奶类(也包括以其原料加工的布丁、蛋糕等)、生食水果和蔬菜等。
    如何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1、
接触食物前、餐前、便后、接触过动物和鸡蛋(蛋壳、蛋内容物)后,应该勤洗手。
2、操作中避免食品污染,生食熟食要分开处理
   
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即食食品在储存、加工等过程中受到污染。盛装生食和熟食的碗盘必须分开,装完生食必须认真洗净,不能简单冲一下就用。
    在冰箱里也要避免把生熟食物放在同一个区域,同一层当中。上层放熟食物,下层放生食物,严防交叉污染。
生鸡蛋的壳子上往往会有沙门氏菌,打完鸡蛋之后的蛋壳千万不要在案板上、灶台上乱放,直接扔进垃圾桶!
    生食水果、蔬菜(包括以此为原料加工的色拉等)应严格消毒。哈密瓜等瓜果表皮的皱褶内可能藏有沙门氏菌,应刷洗、消毒表面后分切,避免果肉受到污染。
    3、加工中彻底加热杀菌
    畜禽肉和蛋类应烧熟煮透,以彻底杀灭沙门氏菌。不食用中心部位有血水的肉和未烧熟的蛋(如蛋黄未凝结的蛋),尤其应避免儿童、老人、孕妇和体弱者进食上述食品。
剩饭菜最好废弃。如需食用,应放置在冰箱内(5℃以下冷藏),进食前彻底加热。
    4、存放中控制温度和时间
    熟制的易腐食品尽量缩短常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的,应在5℃以下或60℃以上保存。
    鲜蛋应在7℃以下冷藏,鲜肉应冷冻或5℃以下冷藏。
    5、保持人员健康和环境卫生
    避免有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人员接触食品,这些人员有可能携带沙门氏菌。
    保持菜品加工操作环境清洁,生熟分开,避免食品、工具和容器受到污染。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