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平衡 走向健康知识要点
1、 少吃两口
有节制的饮食有助于预防慢性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应少吃的主要是肉类、含油多的食物和主食类。
不要每顿都吃十分饱,感觉能够停嘴的时候,及时离开饭桌。
上顿吃多了,下顿吃少点;今天多吃了,明天少吃点。
吃得慢一点,选择体积大、能量低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2、 均衡地选择多样的食物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要均衡地选择各类食物。
没有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类各种营养需要,不要挑食偏食。
吃谷、豆、奶、肉、蛋、水产、蔬菜和水果等各类食物。
传承我国优良饮食习惯,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应限制食盐、蔗糖和烹调油的摄入。
3、 跟着感觉"走"
步行锻炼和生活中的步行都有保健作用。走得快,耗能大,降低血压和血糖、促进心血管健康的效果更好,慢一点的中速步行对健康也有好处。
走路的速度因人而异,老年人的快速步行可以相当于年轻人的中速步行。体质好的人可以走得更快,体质差的人走得相对慢一点。
不必与他人进行速度快慢的对比,用力程度的感觉告诉你走的快或慢。
快速的步行,感觉很用力,但是不吃力。这样走几分钟,全身会感觉发热,可以有汗出来,心跳呼吸加快,但是没有气短和力不从心的感觉。
步行不是负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步行,走出好心情。
4、 将走当成生活中的乐趣
在上下班、上下学和各种出行往来的途中步行。中饭和晚饭后也都是步行的好机会。
步行的时间可长可短,从几分钟到几小时。有条件的情况下,走的时间长一点。
选择平整的道路步行,也不忽视上下楼的机会。
以自己习惯的姿势步行最安全。步行当中自然地摆起双臂,有助于保持平衡,锻炼效果更好。
愉快地快步走,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使你拥有健康的同时享受美好生活。
5、 保持吃与动的平衡
进食量和活动量的相对比例影响体重变化。吃得多、动得少使人变胖。
每周至少测一次体重,根据体重变化,及时调整进食量和活动量。对比自己的体重,注意称体重时统一时间、着装,进食、饮水、排便和排尿情况。
保持吃、动平衡。管住嘴、迈开腿,二者殊途同归、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关注吃、动平衡,可先立足于体重不再增加,运动的胖人比不运动者更健康,体重正常的瘦人也不能缺少运动。
减体重要兼顾吃与动,节食减肥同时减去身体脂肪和瘦体重成分(肌肉骨骼等),多运动有助于避免减少肌肉和骨骼的重量。
吃动平衡 "走"向健康 小提示:
1、 每天都是步行日--让步行成为你生活中的乐趣。
2、 走路或者骑车吧--早一站下车或者放弃坐车,去体验步行或骑车的健康出行方式。
3、 少吃两口--不要每顿都吃十分饱,感觉能够停嘴的时候,及时离开饭桌。
4、 不要久坐不动--持续坐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不时起来活动活动、舒展一下。
5、 跟着感觉"走"起来--甩开手臂,步行时感觉到用力,但不吃力,全身温暖或发热,可以有汗,心跳呼吸有所加快,但是没有气短和力不从心的感觉。
6、 保持微笑--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使你拥有健康的同时享受美好生活。好心情可以挂在脸上,更应保持在心中。
7、 别忽视上下楼的机会--每天少乘几次电梯,走楼梯让你的心脏有更多的锻炼。
8、 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运动--分享快乐和阳光。
9、 选择多样化的饮食--有助于我们摄入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保持膳食平衡;食物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我们的搭配和保持吃动平衡。
10、 及时补充水份--运动时不要忘了补水,出汗多和天气热时更要额外补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