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新闻中心>中心动态>内容>

木棉为引 书香为伴 传承疾控精神 ——自治区疾控中心开展“木棉春风”读书会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来源:中心党办 阅读次数:

  为落实中心党建引领疾控文化建设强化工程,深入推进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系列活动开展,大力营造清廉疾控氛围,7月29日,自治区疾控中心第一、二、三、四、五党支部联合开展“木棉春风”读书会主题党日活动,三名党员分享了读书感悟。

  立木棉之品  树疾控精神

  第一党支部的梁冬韵分享了张维屏的《木棉》,从四个维度解读了木棉品格的四个方面内涵。一是创新。木棉花是先开花后生叶,春寒料峭之时,当其他植物正忙于长新叶,木棉光秃秃的树枝早已点缀了数抹大红,火红的颜色给人平添一股奋斗的动力;二是拼搏。木棉的枝干高大笔直,苍劲挺拔,不畏严寒。这象征着一名共产党员,本就是要站得直,挺得住;三是奉献。木棉高大的身躯像战士一般,为我们的祖国撑起一片阴凉,用火红的花朵装点着春天的边关。正如今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疾控人,把抗疫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舍“小家”顾“大家”,在一线24小时坚守待命,做流调、采样、消毒……在不同的岗位,有着同样的担当。四是珍惜。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新时代疾控事业数十年,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勉励我们要爱岗敬业,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


2.jpg


  青春就该为理想而奋进

  第二党支部的叶娉分享了毛泽东创作于1925年晚秋的《沁园春·长沙》。32岁的毛泽东时任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主要工作方向是农民运动。在他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他曾经上过大学的长沙,重游故地橘子洲时所作。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秋景,看到生机勃勃物竞天择的震撼场面,联想起当时的方兴未艾、欣欣向荣的革命形势,豪气顿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有带领工人农民走上政治舞台主导国家方向的雄心。下阙词中,毛泽东回忆了在长沙学习时期来此同游的有志青年与他们当年共同的豪情壮志,同时砥砺同志不忘初心,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当下北海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紧的关键

阶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面貌,以昂扬的斗志抗击疫情,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做不畏艰难的担当者和逆行者,全力以赴守护北海、守护广西。




  心中有光  世界便不会黑暗

  第四党支部的韦娜分享了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丽华的故事。1977年,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受张海迪事迹所感动,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工作30余年,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1991年嘉兴福利院为她安排了一处诊所让她经营,她招收徒弟一律免收学费,免费安排吃住,先后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职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从1991年到2019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帮助了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朱丽华说:“只有奉献才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白天看不到,梦中五颜六色都看得到。”把经历当成磨砺,苦难也是一笔财富。初心,是朱丽华的灯塔,在黑暗中指引了她前行的路。如今的朱丽华,不仅仅是一个追光者,更是一个发光体,引领更多的人拥抱大爱,传递大爱。



  中心各职能党支部率先带头开展“木棉春风”读书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木棉品格为引领,发挥勇于担当、逆行出征的伟大抗疫精神,同赴北海、崇左等一线驰援疫情防控的同志们一道担负起守护全区百姓健康的重任。下一步,中心党委将持续以读经典、学经典、谈感悟的方式,以清廉疾控建设为抓手,用好、开展好“木棉春风”读书会,涵养具有丰富内涵的“书香疾控”文化,引领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