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启用大型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
3月29日,南宁市在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设置的南宁市市级新冠病毒疫苗大型临时接种点开始投入运行。据介绍,广西体育中心大型临时接种点由市级投入800多万元建设并直接运营管理,日接种能力达5000剂左右。该接种点在保障市民接种基础上,重点优先安排驻邕中区直、市直各机关、企事业及行业的团队接种。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唐金芳介绍,市民来到场馆进行体温检测后会领取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紧急使用告知书》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情同意书》,如有疑问,市民可以及时到健康咨询台进行现场咨询,在登记台进行信息录入、核对确认、签字完毕后即可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区内设置了50张接种台,100名医务人员从事预防接种的工作,市民接种完毕后需留观30分钟,身体无异样后即可打印接种凭证,便完成了整个疫苗接种过程。
广西体育中心大型临时接种点入口处分别设置了男士接种入口和女士接种入口,“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女性隐私,方便广大女性朋友更舒心地接种疫苗。”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唐金芳表示。
疫苗接种是传染病预防控制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手段,依法依规接种新冠疫苗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南宁市从2020年12月开始开展重点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从2021年3月份开始转入大规模接种阶段。截至2021年3月28日,南宁市累计接收新冠疫苗740513剂次,累计接种694948剂次、441429人,接种剂次排名全区前列。
在前期重点人群接种阶段,南宁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全市26万余人的重点人群的摸排工作。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春运一线工作等6类感染高风险人群已接种22087人,实现100%全覆盖。同时,稳妥推进其他各类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截至3月29日中午,南宁市医疗卫生人员累计接种14.4万剂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接种11.3万剂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人员接种14.9万剂次,公安系统、消防人员接种3.2万剂次,基本社会运行保障人员4.3万剂次,教育工作者6.2万剂次,服务业从业人员3.2万剂次,社区工作者1.5万剂次,确保重点人群“应种尽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预约的通告》(桂新冠防指办〔2021〕5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南宁市决定从2021年3 月2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为做好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南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题进行部署,经实地考察、综合评估,科学进行接种点位的布局和设置。目前,全市共有新冠疫苗常规预防接种单位202家,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承办42家,数字化门诊83家,当前开放接种新冠疫苗门诊139家。现有预防接种工作者2446人,冷链车20辆。为满足大规模人群接种需要,南宁市设立大型临时接种点18个,巡回流动接种点(队伍)14个,预计日新增接种能力4万剂次。
为优化资源抓救治,南宁市制定《南宁市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组建急救、重症、呼吸等9个专业的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统筹区、市、县三级医疗资源,按属地原则明确接种点的医疗保障单位,抽调1576人投入医疗救治保障,切实做到每个接种点有医疗机构保障、有救护车值守、有异常反应救治经验的医务人员值班、有救治设备和药品保障,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产生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率很低,在正常范围内。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南宁市将从几个方面做好大规模人群接种工作,一是继续加强接种能力建设,根据接种需求,扩增和开放更多的接种点或流动接种队伍。二是加强宣传发动,持续广泛宣传普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相关知识;引导和发动广大符合接种条件的公众积极主动参与接种。三是加强指导督查,推进疫苗接种规范和加快推进,力争“应接尽接、应快尽快”,尽早建立免疫屏障。四是加强疫苗计划、协调、统筹、调度,做好疫苗供应保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