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新闻中心>疾控要闻>内容>

第三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6日 来源: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阅读次数:

  11月25日,第三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圆满落幕,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等8个国家及东盟秘书处、澜湄项目、湄公河流域疾病监测项目等3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嘉宾、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在邕医学留学生,共15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经过两天的交流、研讨与协商,论坛取得了积极成效,就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合作、深化区域传染病监测合作、加强区域公共卫生人才交流与培养等达成了共识。

  论坛上,各位代表和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围绕“携手应对新冠危机 共建共享区域健康”的主题,就防控新冠肺炎及加强区域防控合作发表了主旨演讲;通过专题讨论探讨新冠疫情防控策略,达成合作共识;通过专家学术报告与点评形式,分享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检测技术、防控策略、疫苗研发等方面经验;通过展板、视频、网站等形式,展示了近年来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和新冠肺炎防控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

  经过协商及讨论,本次论坛围绕新冠肺炎防控合作达成系列重要共识。一是达成了加强新冠肺炎区域防控合作共识,中国和东盟各国将积极履行传染病防控的国际义务,加强疫情监测、防控策略和技术等交流与共享,进一步健全中国—东盟新冠肺炎防控合作长效机制。二是达成深化区域传染病监测合作共识。在现有的合作交流机制基础上,加强传染病的监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性的突发性的传染病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区域性的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区域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协调处置能力,促进重大传染病疾病的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共同应对挑战。三是达成加强区域公共卫生人才交流与培养共识。将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合作为契机,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公共卫生人才交流与科研合作机制,通过开展互派技术专家、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和研修班,提升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同时,以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各国间疾病防控科研创新与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共享防控先进技术。并建议在南宁推进中国—东盟公共卫生交流中心、区域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能力。

  本次论坛进一步巩固了区域性疾病防控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卫生健康共同体深入发展,为今后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今后将在每两年举办一届专题论坛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专业机构对口接洽机制,建立区域性的疾控专家咨询或联络员制度,适时举办区域性专题学术会议。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