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11月29日,广西消除疟疾终审评估反馈会在南宁召开,国家终审评估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巡视员崔钢宣布广西通过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标志着我区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终于被消除了。
2019年11月26-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疟疾防控、疟疾救治、卫生检疫等领域的11名专家组成评估组,对广西进行了为期3天的消除疟疾终审评估。终审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核查资料、技能考核和现场走访等方式,对自治区疾控中心及自治区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联勤第九二三医院和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所在地的宾阳县疾控中心、宾阳县人民医院和思陇中心卫生院,输入性疟疾疫情严重的上林县的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明亮镇中心卫生院和巷贤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了综合评估。
终审评估组通过综合评估,认为广西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例判定准确,自2013年已连续6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消除疟疾监测体系健全、灵敏,已制定防止输入再传播工作方案和措施,各项工作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目标的各项要求。最终宣布广西通过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这是广西疾病控制取得的又一伟大成就!也是我区深入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的重要成果!
疟疾,也称瘴气、冷热病、打摆子,上林人习惯叫它为马拉利,这是一种由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性寄生虫病。患病的人忽冷忽热,一下发冷就像掉在冰窟窿里,一下又发热像进到蒸笼里,反反复复,像鬼上身一样。广西素有瘴疠之地称谓,曾是我国四大高疟区之一,解放前,疟疾每年发病人数超过300万,民谣稻谷黄,病满床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1954年、1963年和1971年广西分别发生过三次疟疾大流行,发病人数分别为53.8万,21.2万和14.6万,病例数占传染病总数近80%。疟疾给广西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区经精心组织,精准防控,清点拔源,疟疾发病率从1954年的296.7/万下降到2008年的0.01/万,全区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12年广西报告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至今已经连续6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
此次终审评估组副组长、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研究员汤林华介绍,消除疟疾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连续3年以上没有本地感染病例,二是有完善、敏感、系统的疟疾监测网络,三是消除疟疾后,要有科学有效的防止输入再传播的方案和措施。广西因为地理、气候等原因,实现消除疟疾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是几代疟防专业人员70年无私奉献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区通过了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但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我们与非洲、东南亚等寄生虫病高发流行国家人员交往密切,输入性疟疾引起的继发传播风险依然存在。我们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把消除疟疾终审评估作为我区疟疾防治工作新的起点,完善防控机制,加强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疟疾监测敏感性,扎实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防止输入性疟疾在广西发生继发传播风险,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健康广西保驾护航!
国家终审评估组向自治区递交终审评估报告
国家终审评估组在检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国家终审评估组在检查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镜检考核评估在自治区疾控中心寄防所实验室有序进行中
自治区疾控中心方钟燎副主任陪同国家终审评估组检查宾阳县
自治区卫健委疾控处郑承杰处长陪同国家终审评估组检查上林县
自治区卫健委王勇副主任做表态性发言
国家终审评估组与自治区消除疟疾各有关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合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