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3日
来源: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安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信、商务、质检、食药、粮食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国卫食品发〔2015〕9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5〕112 号)精神,结合广西食品安全现状,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食品处组织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编制了《广西卫生计生委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并于2016年1月27至29日在南宁举办了“2016年全区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培训班”,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评估处黄威副处长、自治区疾控中心唐振柱主任出席并作致辞。2016年度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面启动。
根据工作方案要求,2016年广西卫生计生委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涵盖样品2.95万批次以上,主要监测内容包括: 1、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涵盖蔬菜、肉类、婴幼儿奶粉、食品包装材料、食饮具等16类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污染物及违法添加物、食品微生物、食源性寄生虫等可能的健康危害风险因素。2、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污染监测。3、食源性疾病监测:设立了覆盖全自治区的130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对食源性疾病及异常病例和异常健康事件进行监测,建立并完善了从“田头到餐桌到健康”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政府监管、为维护百姓健康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2016年,广西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区域在2015年基础上继续扩大。食品样品监测点由2015年的101个增加到110个,新增了桂林临桂区等六个城区级监测点,监测覆盖全区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并继续向乡村延伸。在2015年首次将南宁铁路局机车和站点食品纳入食品开展风险监测范畴基础上,2016年增加了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在所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设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130家,比2015年新增了10家,覆盖了广西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两会”上自治区政府及党委高度重视广西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监测检验机构认真落实国家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加强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可能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相关体系能力建设,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为广西食品安全产业发展、为保障广西食品消费者身体健康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根据工作方案要求,2016年广西卫生计生委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涵盖样品2.95万批次以上,主要监测内容包括: 1、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涵盖蔬菜、肉类、婴幼儿奶粉、食品包装材料、食饮具等16类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污染物及违法添加物、食品微生物、食源性寄生虫等可能的健康危害风险因素。2、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污染监测。3、食源性疾病监测:设立了覆盖全自治区的130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对食源性疾病及异常病例和异常健康事件进行监测,建立并完善了从“田头到餐桌到健康”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政府监管、为维护百姓健康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2016年,广西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区域在2015年基础上继续扩大。食品样品监测点由2015年的101个增加到110个,新增了桂林临桂区等六个城区级监测点,监测覆盖全区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并继续向乡村延伸。在2015年首次将南宁铁路局机车和站点食品纳入食品开展风险监测范畴基础上,2016年增加了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在所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设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130家,比2015年新增了10家,覆盖了广西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两会”上自治区政府及党委高度重视广西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监测检验机构认真落实国家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加强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可能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相关体系能力建设,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为广西食品安全产业发展、为保障广西食品消费者身体健康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