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财政厅原厅长刘铭达教授、博士生导师为自治区疾控中心全体干部做责任、能力与文化道德素养的专题讲座
2015年8月25日,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自治区财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现任广西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财政学会顾问刘铭达教授、博士生导师莅临自治区疾控中心,为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做了一场题为“干部的责任、能力与文化道德”的精彩讲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400余人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也是自治区疾控中心为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开展的全员培训系列活动之一。
在讲座中,刘教授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事例,讲述了干部的责任、能力与文化道德素养问题。
一是对于责任问题。他认为:社会公共责任是天职、天责,是人类必须共同认知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和谐共处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干部的责任心最为重要,作为一名干部,要先把本岗位的“职”和“责”品味透。履职的外在表现就是处理好日常工作,解决好实际问题。做工作,必须负责任,必须认真负责。不少人工作做不好,并非缺知识和技术,并非“无能”,而是缺失责任心。“责”不仅与能力相关,对于党的各级干部来说,“责”是人民性、民族性和党性的统一,“责”与“德”密切相关。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公共责任下的社会服务。以人为本,理事、公务为民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惟责是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化公共服务,对“惟责是重”、“行必责”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主要是抓落实,做到尽心尽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干部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责”与“能”均需强化。他同时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三个”重大责任,即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
二是对于干部能力问题。他认为:不要把能力说成“玄学”,公众通常说的,此人有“真本事”,这就是能力。每一个干部,都有其岗位职责,要能解决岗位职责的实际问题,就是有能力;能解决重大困难的实际问题,就是高水平的能力。有人说,“能力”是一种“穿透力”,那是“尖子”的能力。对省以下的领导干部来说,能力体现为解读政策,制定措施,抓好分工职责的工作落实。坦而言之,并没有苛求基层干部对全局性的部署做很多重大决策的事,而是要求我们积极设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不要把难题往上交。对于我们分管一定工作的各级负责同志来说,能力体现为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凝聚强大的力量,创建出人才成长、专业服务工作的优良环境,帮助解决实施政策中的主要障碍,完成好专业管理任务。
三是对于文化道德素养问题。他认为:责任的建树,能力的提高都和文化道德素养息息相关;文化道德素养是功底,能力水平和道德培养缺一不可。习近平同志对好干部的基本要求概括为: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我们修炼的准则。在作风建设上,达到“三严三实”的要求。社会先进文化思想是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文化道德素养是认真履责的基础,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标识。他提倡转变思维方式,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理性去解决困难的实际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力求实现,做人真诚,做事负责,做学问勤奋如一。
刘教授在讲座中还大量讲述了他多年来从政、从教的体会和经验,以及考察俄罗斯的点点滴滴。他的讲座生动、感染力、说服力强,使人启迪和进步,特别是对干部认识自我,端正工作态度,振奋精神起到了强大作用,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深受教育。
刘铭达教授、博士生导师做精彩讲座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