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向唐志荣同志学习的决定
各科(所)、各支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性健康体检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唐志荣同志,2012年9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48岁。唐志荣同志1964年10月出生,瑶族,广西灌阳县人。1987年参加工作,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唐志荣同志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忠于使命,乐于奉献,用心用情防治重大疾病,对党、对人民、对医疗卫生事业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事业,不愧为一位保障人民健康的坚强卫士。他25年短暂执业生涯中,无论是从事内儿科、计免工作,还是从事艾滋病治疗和关怀、皮肤病、性病防治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多次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予“管理创新特别贡献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获2010年度、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优秀科所长”称号,荣获2011年度全区卫生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自治区卫生厅、人事厅已于其生前向国家卫生部、人力资源保障部推荐申报“全国艾滋病防治先进个人”称号。他用生命诠释了当代疾控人的核心价值观,诠释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诠释了疾控人献身人民健康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为树立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倡导时代新风,弘扬“团结、进取、务实、敬业、开拓、奋进”的疾控人精神,实现“科学防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中心决定,在全中心广泛开展向唐志荣同志学习的活动。
向唐志荣同志学习,学习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
唐志荣同志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学以立德、学以增智。他不仅利用业余时间读完硕士课程,特别是在2001年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后,面对艾滋病治疗的高风险,自愿到北京艾滋病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于2003年7月,在门诊开始接诊并治疗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同年12月在门诊建立了广西第一个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门诊,在接诊的过程中,他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开展艾滋病病人咨询工作,面对谈“艾”色变,在人人惧怕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面前,他不但没有胆怯、没有歧视他们,而是以一个医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主动地去贴近他们、关爱他们,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去一个医生的爱心,他的医德医术和对病人的爱心、关心,不仅感化着患者,也同样感化每位身边的医护人员。期间他先后到了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还到了香港九龙湾健康治疗中心、伊丽莎白医院、玛珈烈医院进修艾滋病的诊断、治疗和关怀,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他牵头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实施,参加儿童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研究;成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适宜策略研究,二期艾滋病疫苗安全性研究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研究,为优化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他被聘为国家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专家,广西艾滋病临床专家组秘书、专家。参与《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二、三版的编写,他不愧为一位业务精湛的优秀专家。
向唐志荣同志学习,学习他把病人当亲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唐志荣同志25年如一日,奋斗在医疗卫生工作的第一线,特别是为了他无比热爱的艾滋病防治事业,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经常加班到深夜,放弃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休息时间,把病人当亲人,深受病人的爱戴和信任。艾滋病人往往心理承受着各种压力,有时会做出许多过激的举动,唐志荣每次都勇敢地站出来跟病人沟通交流,一次次平息了事态的发展,这样的故事有很多。2005年的一天,柳州市有个3岁的艾滋病孤儿,由于他的奶奶、叔叔和亲戚都恐惧艾滋病,无人看管。唐志荣得知后亲自到柳州把孩子接到了中心的门诊,给他进行全面体检,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在唐志荣医师的治疗和关怀下,现该儿童身体状况良好;2010年11月,柳州市郊又有一艾滋病孤儿阿龙,父母因感染艾滋病双亡,没有人敢亲近他,他只能与一条家养的狗做伴,被媒体广泛负面报道。唐志荣获悉后曾多次到阿龙家为他抽血检查身体,并把阿龙接到了我中心门诊部亲自关怀治疗,并鼓励他面对现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病魔,目前阿龙身体状况很好,活泼、可爱。他生前还一直亲自为20多名艾滋病孤儿定期体检,定期治疗,使这些艾滋病儿童得以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他无时不在为艾滋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争取更好的治疗机会和生存环境。他不愧为一位深受病人爱戴和无比信任的好医生。
向唐志荣同志学习,学习他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
在从事艾滋病治疗工作近十年间,唐志荣同志为了使治疗达到更好效果,保证病人良好的依从性,他探索出了一个以医生、护士、咨询员为团队的艾滋病治疗关怀模式,在全区推广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被其它省借鉴应用,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的肯定。近十年间唐志荣同志共接诊治疗成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3400多人,艾滋病儿童350多人,艾滋病阳性孕产妇母婴传播阻断120多人。他探索出一个艾滋病临床进修跟班2个月培训的模式,被卫生部所采纳,因此,广西疾控中心门诊部2005年底被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国家艾滋病临床进修培训基地”,他负责教学和带教,6年共举办24期艾滋病临床进修班,共培训区内外各地艾滋病治疗、咨询学员269人.完成了短期培训班25期,共培训学员2870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艾滋病诊疗技术骨干,建立起一支合格的艾滋病医疗救治队伍。通过七年的努力,他进一步完善治疗体系,牵头在区内指导建立了77个免费抗病毒治疗点,包括了4所自治区级医疗机构、14所市级医院、49 所县级医院、4所监管场所。累计治疗病人25850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病死率是3.3/100人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2008年度、2010年度荣获国家抗病毒治疗质量奖,2011年获国家扩大抗病毒治疗奖。他生前正在尝试乡镇抗病毒治疗延伸点建立,更有利于病人就近治疗,减少了治疗费用。他不愧为一位优秀的科所长。
向唐志荣同志学习,学习他为人正直、质朴亲和的优秀品德。
唐志荣同志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艰苦的家庭条件培养了他勤俭、淳朴、踏实的性格。唐志荣同志对待同志诚恳真挚,襟怀坦白,热心助人,深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对待工作他严谨审慎,善于独立思考,认准了的成熟正确的治疗方案,大胆实施,坚持原则,切实做好每项工作。对待个人名利,他从不患得患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他始终坚持以党性原则要求自己,把“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为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的一生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们;他谦和谨慎,平易近人,始终保持质朴勤奋的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他不愧为一位优秀共产党员。
向唐志荣同志学习,学习他公而忘私,超越自我的赤子情怀。
为了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处理病情、指导工作,利用休息时间经常组织专家到全区各抗病毒治疗点技术指导变成了家常便饭。唐志荣同志协助自治区防艾办起草了抗病毒治疗规范的各种文件、通知、攻坚工程-医疗救治工程实施方案等,进一步规范了全区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积极组织参加自治区卫生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导,不定期组织专家到全区各抗病毒治疗点技术指导工作,每年25次以上到全区各抗病毒治疗点现场技术指导、病例分析。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和作奉献的机会越多,就意味着奉献给家人日子会越少。作为一名防艾工作者,出差和加班是家常便饭,以致他几乎没有时间能帮助妻子做点家务事,几乎没有时间能辅导一下儿子的学习,几乎没有时间能在父母长辈面前尽尽孝心。他把对亲人的眷恋和牵挂,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更多的情感献给了他钟爱的防艾事业。正是这种对事业的赤诚之心,使他在身体已经严重不适的情况下,也不去医院看病检查治疗,依然坚持工作,生命不熄、奋斗不止。
唐志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我区疾控工作者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榜样的力量,是全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楷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唐志荣同志学习活动,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凝练疾控行业核心价值观,弘扬疾控文化,推动全区疾控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刻领会唐志荣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切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各科所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学习宣传形式,积极营造学习活动氛围,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斗志,凝聚力量,使中心每一位干部职工都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奋勇拼搏,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共同谱写新时期我区疾控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员会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2012年10月15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