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新闻中心>疾控要闻>内容>

为了减少新发感染,我们在努力……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1日 来源:广西疾控 阅读次数:

——广西开展防治艾滋病全区全覆盖调研与指导工作纪实

 

健康报记者 韦锦田

 

广西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感染人数逐年增多,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广西实际,20106月,正式启动了为期5年的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在全区范围内打一场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正是在这一场人民战争打响之时,而走马上任的。广西疾控中心作为艾滋病防治的主力军、排头兵,领导班子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履新几个月来,他们始终把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摆在首位,以“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理念要求自己,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疫情和流行趋势,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他们决定采取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区指导的方式,对全区14个市109个县(市、区)开展一次全覆盖地艾滋病防治调研与指导及抗击艾滋病行动。从8月份以来尤其是11月中旬至今40多天来,中心领导班子各成员及其分管科(所)200多人次深入到县、乡镇和村屯去,开展艾滋病防治调研与指导工作,足迹踏遍八桂大地的山山水水,乡镇村屯——

 

现场流调,摸清艾滋病感染“家底”

 

作为流行病学专家,广西疾控中心主任唐振柱主任医师十分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每到一个县,他并不急于去听有关单位的情况汇报,而首先进入的是县医院、妇保院或乡镇卫生院的化验(实验)室,查阅原始记录,询问最基本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他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打蛇就要打七寸,牵牛就要牵牛鼻子。流行病学调查就是艾滋病防控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七寸,就是牛鼻子。如果连这个县、这个乡镇的艾滋病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都不清楚,我们怎么去探讨发病因素,阐明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控制和疾病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呢?”

调研组发现,县里汇报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地区分布,只统计到乡镇一级。唐主任认为,这不利于找出艾滋病的重点村屯或社区。因此,他要求各级防艾专业人员,一定好把疫情分布统计到具体的村屯或社区。“只有搞到村,我们才算摸清了艾滋病感染的家底!才能确定高发村屯、高发社区及其高发的具体原因。”唐主任说。

检查中确实发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一个县,1999年发现首例本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加,截止2010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35例。而细化到全县10余个乡镇,高发的只有3个乡镇,依次为53例、31例、24例,占了全县的大多数。这3个乡镇之所以高发又主要集中在数个村屯,是与其吸毒人员数量、人口流动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娱乐场所多少等因素有关。只有了解到艾滋病感染者的真实分布,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防控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控。

广西在监测检测方面已经达到了县级医院全覆盖,部分乡镇卫生院也开展艾滋病初筛工作。唐主任认为,只要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的,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管理、早干预、早治疗”。摸清了艾滋病感染的“家底”,全区在5年的艾滋病攻坚战中,一定能打一个漂亮仗,艾滋病感染者的上升势头就会降下来,大大地减少新发感染!

 

沟通告知信息,筑起牢固的防艾屏障

 

在某县妇幼保健院初筛实验室里,调研组专家敏锐地发现原始记录与网络直报数字不相符的问题。该院2010110月份筛查了3000多个孕产妇,发现3个是艾滋病检测阳性者。在原始记录册上是清楚记录的,可是在直报表上的阳性记录却是“0”。这是为什么?据科主任解释说,因为涉及保密问题,我们只是向县疾控中心报告,他们没有反馈给我们。不能确诊,我们又负不起这个责任,只好网络直报“0”了。另外,我们也劝她们去市级妇幼保健院开展检查和实施母婴阻断,有2个去了,还有一个没有去,她是农村的,我们打了多次电话。“我们只是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劝她,听与不听,我们也没有办法!”

听了科主任的一席话,唐主任的心情很沉重。“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人命关天啊,这关系到这个孕妇和她的宝宝健康的大问题!”唐主任说,“现在母婴阻断的技术是很成熟的,一旦发现就可以通过服药阻断传染,孕产妇就可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社会也可以减少一个艾滋病的传播。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怎能这样就放弃呢?”他要求当地疾控中心会同妇保院想方设法把这个农村孕妇找回来,转介到市妇幼保健院,帮助她做好母婴阻断的治疗。第二日,当听到该孕妇成功转介到上级妇幼机构时,调研组和当地卫生人员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调研组在另外一个县也发现类似的问题。某县医院筛查的原始记录今年110月份阳性有31个,而网络直报只有21个。还有10个阳性者哪里去了?县医院也说不清楚,只是说因为保密原因,县疾控中心没有反馈,他们也不好追问。直到调研组到市里,才发现这些初筛阳性者身份证等资料不全,所以没有做确认诊断……

“又是保密认识误区问题!”唐主任感慨地说,“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工作人员都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都是艾滋病防治的主力军,只要严格依法管理、依法防治,我们内部还有什么可保密的?要努力突破保密认识上的误区,艾防工作一定要重心下移!”

在某县人民医院,唐主任看望住院的艾滋病病人。这是一位30多岁的农村妇女。该妇女说她什么时候感染上艾滋病自己也不清楚,现在有病住医院了才知道患的是艾滋病。老公长期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才回来,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家门口,怎么就感染艾滋病呢?“现在儿子还小,在家没人管,我又躺在病床上……”说到伤心处,她流下泪水。唐主任安慰她说:“政府会帮助你渡过难关的,你要配合好医生治好病,养好病,身体会慢慢会恢复过来的”。

离开县医院,唐主任心情很沉重。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夫妻之间不明真相而被感染的。这个保密告知的办法应该改一改,夫妻之间某一方感染了艾滋病,一定要告诉另一方,要做好他们的工作,采取安全措施,保护对方。“不要因为我们的方法过于教条,而毁掉一个家庭啊!”他感慨地说。

调研组在龙胜各族自治县调研时发现,因为县一级没有治疗艾滋病的门诊,该县的艾滋病人要到桂林市医院才能拿到抗艾滋病病毒的药。这可害苦了边远山区的病人。这些病人出来拿药,需要从山区家里走路到乡里,再坐车到县城,又从县城坐车到桂林市,拿了药以后还要住一晚,才能坐上回家的班车。假如遇上医院管药的医生上夜班补休或周末休息就拿不到药了,还得再住一天,给本来经济困难的艾滋病人的家庭增加了许多经济负担和麻烦。

阳朔县疾控中心的艾防人员也有同感,她说:“随访病人这件事我们做得不太好,主要是工作太多,忙不过来。本来这件事是可以交给当地卫生院做的,可是随访权没有下放到乡镇卫生院,所以他们未能参与进来。”

唐主任认为,卫生系统内部要共同参与与配合,要科学认识保密的目的,要打破卫生系统内部之间“保密”的桎梏,要形成工作合力。

 

深入娱乐场所,探讨特殊群体的防艾路径

 

经过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专项调查等方面技术指导,工作组发现桂林各县之所以出现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数量上升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该市其所辖县仍处于低流行的态势,人们艾滋病预防知识还比较缺乏,部分群众尤其是农村中老年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导致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大幅上升。如何加强对娱乐场所暗娼开展各项干预活动,加大站桩和乡镇低档暗娼的监测与干预,也已成为艾滋病攻坚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1127下午4:30,在某县疾控中心外展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调研组召开了该县部分娱乐场所业主座谈会。通过业主和外展人员的介绍,这个县的卖淫嫖娼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提供性服务的娱乐场所24家,估计性服务人群250人,主要以中低档为主,其中中档场所7家,人数110人,占全县性服务人群总数的44%;低档场所17家,人数140人,占全县性服务人群总数56%。这些人群流动性很大,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走人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再也找不到他们。而接客频率也高,一般的每天有23个嫖客,较好的则有56个;最多的曾有一人一天接客18个,时间长达8个小时。而低档场所则更为糟糕了,主要是在农村圩镇,赶集时做的生意。嫖客往往是农村“留守”与“空巢”老人居多,甚至成群结队而来,每次价钱只是1020元,最低的仅5元。据说有一个年逾60的老人带着3岁的孙子来,买了一支雪糕给孙子,把他交给摆摊的熟人照看后,就找小姐去了……问题严重至此,6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感染人数有所上升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县的外展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基本提高了中档场所目标人群防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改变其高危行为。2009年至20107月,共发放宣传资料3400份,安全套人130774只,接受干预人数3447人次,月均覆盖率96.67%;共为41名小姐提供了VCT检测,完成了200名小姐的哨点监测工作。20098月,该县公安局会同工商局、疾控中心对县城的5家大宾馆进行了一次艾滋病防治专项检查,强化了公共场所经营业主防治艾滋病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外展人员说,通过长期的干预工作,现在中档场所的小姐防范意识都比较强,没戴安全套大都不做这“生意”,无论多高的嫖资也不做。“难就难在低档场所的干预工作,尤其是站桩、出租屋及小旅社的暗娼,她们流动性大,对工作人员怀有很大的防备心,难以接触。”

当天晚上,工作组成员来到县城著名的XX街分头暗访。放眼望,沿街一溜过去大都是灯光闪烁的发廊、宾馆以及KTV,还有洗脚屋。有的名曰“发廊”,却没见几家是正规的发廊摆设,有的连大镜子、剪子、洗发水之类的必备工具物品也没有,只有一个吧台,一把椅子。我们来到一家发廊,只见老板娘坐在吧台里往门外张望,面带笑容。当外展人员说明来意之后,她却不怎么热情了,淡淡地说,现在生意难做,小姐都走了,没有小姐。此时有一个50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看了看我们就走出门外,到别的发廊去了。我们看了里屋,只有2张铺床,被子、枕头脏兮兮的,光线昏暗,房门上方一条铁线挂满了女人的衣物……外展人员告诉我们,这就是低档的卖淫场所,这类人群是不大接受干预工作的。

还有比这些低档场所更难干预的现象,即有的县农村存在走村串户的流动卖淫小团伙,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管理,成为山区农村艾滋病防治的隐患。与县城或乡镇所在地圩日固定点卖淫不同的是,这些走村串户的“小姐”不一定在圩日,而是在平时也进村屯来,由一个“老鸨”带领着走村串户卖淫,几元钱一次。该县疾控中心估计约40%的村有这种流动卖淫现象。这比低档场所更难于管理,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更容易感染与传播艾滋病。

看了这些中低档场所和有关情况介绍以后,唐主任深深地感觉到外展工作人员的确不容易,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中做出了这样突出的成绩,实在难能可贵!卖淫嫖娼是违法犯罪活动,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严厉的打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我们的任务是依法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加强对易感人群、感染者和性病病人的综合干预,努力切断经性传播途径。为此,他希望外展人员多关心这一特殊人群,帮助她们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这些人的登记,了解清楚她们来自什么地方,教育她们定期体检,免费体检。服务行业健康体检是法律规定的,我们是依法办事。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遏制艾滋病病毒传播,减少新发感染。

 

宣讲防艾知识,武装群众是防控的重要措施

 

群众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是控制艾滋病的关键。尽管调研工作很忙,但调研组每到一个县,都会尽量挤出时间来为当地的干部群众宣讲防治艾滋病知识,有的讲座直接开到乡镇去。唐主任还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做了多次讲座:在荔浦县荔城镇,作了题为《认识艾滋病,防控艾滋病,人人有责任》的讲座,听众为分管卫生的乡镇长、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医师、乡村医生等;在桂林市卫生监督所,做了题为《对广西艾滋病防控技术工作的思考》的演讲,该所的全体干部职工和市疾控中心部分业务人员听课;在柳江县卫生局召开的县直卫生单位负责同志、各乡镇卫生院院长会议上,应邀赶到会场作了一个多钟头的防艾演讲;在鹿寨县中渡镇政府,为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和村医120多人作了《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专题讲座》。

这些讲座结合当地情况,深入浅出,事例生动,很受群众欢迎。无论是机关干部,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医生、农民群众,都深深地感觉到了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与警醒。

连日来,通过召开教育与卫生部门艾滋病防控座谈会、娱乐场所业主座谈会,以及走访各级医疗机构卫生医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唐主任了解到基层的艾滋病宣传还不够,满足不了基层群众的需要。过去有一句话,叫做“重要的是教育农民”,看来对于今天的艾滋病宣传还是很适用的。有些农民群众对于防治艾滋病的标语写在他们的墙壁上也很反感,你今天写了,明天他就涂掉。这是为什么?就是我们的宣传不到位,群众怕别人说他艾滋病,是恐惧艾滋病的普遍心理,是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总以为这是丑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另外,学校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也存在不足,主要是课时安排不够,初中达不到6课时、高中达不到9课时;其次是资料不足,没有达到人手一册。

检查组认为,艾滋病宣传是长期的、反复要做的事情,不要到了“12.1”世界艾滋病日来到时才想起宣传来。艾滋病宣传也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打一场防控艾滋病的人民战争,不依靠人民群众,不用科学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武装群众的头脑,不把艾滋病防治知识转化成群众的具体防范行动,人人参与,个个有责,能行吗?!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次开展的全区全覆盖的艾滋病防治调研与指导工作及抗击艾滋病专项行动,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肯定和好评,认为是非常成功的。据悉,目前该中心正在对这次行动进行总结,并将形成大众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管理、高危人群干预、自愿咨询检测、母婴传播阻断、抗病毒治疗、筛查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多个调查报告,以供政府和卫生部门决策参考。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