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首次发现福氏志贺氏菌新菌型
我国科学家新近研究发现,在我国引发志贺氏菌痢疾的病原,已不再是福氏
领衔此项研究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介绍,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志贺氏菌属细菌引起,估计全球每年有1.65亿人次感染志贺氏菌,死亡人数达70万。志贺氏菌致病性极强,10个细菌细胞就可使人发病。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不同,志贺氏菌属可分为4个血清群(即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由于一直认为志贺氏菌痢疾主要由福氏
2001年,河南省CDC报告发现一种志贺菌新血清型,分离率超过福氏
徐建国称,志贺氏菌免疫保护具有血清型特异性,用一种血清型菌株制备的疫苗,只能保护相同血清型菌株引起的感染。因此,上述研究发现意味着我国现有痢疾志贺氏菌疫苗已失去了使用意义。志贺氏菌痢疾预防控制策略须重新调整。
研究还发现,福氏Xv志贺氏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增强,其中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接近100%。
据悉,在已知志贺氏菌46个血清型中,只有福氏Xv血清型是我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和命名的。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