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流感病毒80%是甲流 疫情仍呈上升趋势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副主任余宏杰和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保障经济社会生活正常秩序”进行现场解读。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国所流行的流感病毒中,近80%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随着天气转冷,疫情上升趋势将会进一步呈现。
梁万年说,目前中国的甲流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随着天气的不断转冷,疫情的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任务也将进一步艰巨。综合分析当前的疫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病例数快速攀升,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在不断增加。
|
|
第二,从整个病例构成来看,学校报告的聚集性疫情病例占比较大的比重。
第三,现在流感监测结果表明,在流感病毒中,甲型H1N1病毒所占的比例将近80%。
第四,和前一阶段相比,现在疫情地区差异已不十分明显,也就是说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不像早期那样明显。
梁万年说,从目前情况来看,不管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还没有发生变异。总体上,感染病毒的临床表现还是比较温和的。
梁万年指出,由于疫情上升,受感染人数的基数就会大,总体上病情温和,但并不排除由于感染人数多,一些高危人群,比如慢性病患者等被感染,所以重症病例也将会不断增加,死亡病例也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梁万年介绍说,随着对疫情的变化和对疾病认识的加深,中国的防控策略也相应地做出调整,在防控总目标上要达到两个关键目标:第一,有效防控大规模出现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的暴发,维护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保障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稳定。第二,加强临床救治工作,早期识别、诊治临床重症病人,尽量让它少出现,出现以后尽量早治疗,尽量减少死亡出现。
中西部地区成甲流防控薄弱点 已制定专门方案
针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甲流疫情防控工作,中央不仅在技术力量和物资药械上给予大力支持,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方案,集中力量弥补防控的薄弱环节。
|
|
梁万年说,从理论上来说,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只是一类,在人口密集地区、交通繁忙地区是最容易造成传播和危害的。但这些地区恰恰是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好,各方面储备,包括经济社会基础也都比较好,所以两方面平衡,就能让流感尽量少发生,把危害降到最低。
梁万年接着说,中西部偏远地区、贫困地区,防控的不利因素是医疗公共卫生基础比较薄弱,救治条件不如城市和发达地区,老百姓的预防知识和技能不好。但有利因素是,人口比较稀薄,人口接触程度不像城市这么高。所以,当前防控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在这类地区如何发挥有利因素,尽力弥补不利。
梁万年指出,传染病有没有广泛的流行和造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主要是看三个因素:第一,病原体本身的毒力、侵袭、致病能力,它厉害不厉害。仅看甲流,至少目前还没有变异,整个毒力、致病率还是比较温和的。
第二,整个疫情的播散面、流行规模和强度。从这点来看,甲流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实现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所以天气一旦转冷,受感染人群就比较多。
第三,人群对病毒的抵抗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包括老百姓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抵抗病毒的侵袭危害。现在预防有有效的疫苗,治疗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而在防控方面,过去SARS的防控经验和其他传染病的防控经验,以及过去养成的通风、开窗、洗手、社交的一些必备知识,都对对抗疫情有良好的基础。
梁万年最后强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把这几个点做好,就掌握了防控的重点和主要环节。
96.4%聚集性疫情在学校 校园防控仍是重中之重
截止
|
|
针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梁万年指出,从现有情况来看,和学校相关,也就是主要发生在学校的疫情数所占比例总体来说比较高,所以学校的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梁万年解释说,甲型H1N1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非常容易在学校这些地方传播,因为这些地方人口密度比较大,人口接触频繁。所以从一开始,学校就被作为重中之重来防控,在制定各种方案的时候,也就加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
梁万年接着说,教育部和卫生部已经下发多个通知,分别就无疫情发生、出现散发疫情和出现暴发疫情等情况,对学校的主管部门、当地卫生部门以及学校本身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基本的流程,让学校采取一些专业性的措施,尽量少发生疫情,或者发现疫情之后能及时扑灭,不扩散。当出现暴发疫情,卫生部门会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尽量使暴发不至于蔓延,比如要求学校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性活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停课的措施等。
梁万年表示,当前,又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学生聚集更容易发生传播,教育部和卫生部都强化了对进一步加大学校进行防控措施的督导,包括组织领导机制以及相应的疫情应对物资准备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疾控应急办副主任余宏杰最后补充强调,从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学校的暴发疫情,绝大多数都是轻症,不用特意治疗就会自我康复。特别提醒广大师生,不要带病坚持上课,
慢性病人等甲流高危人群救治成难点
|
|
随着天气转冷,中国北方局部地区会有较大规模甲流传播,对慢性病人等高危人数的救治成为一个难点。
余宏杰表示,甲型H1N1流感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其本身传播就非常容易实现,加之随着天气转冷,中国北方局部地区会有较大规模传播。对于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数,诸如一些慢性病人、一些孕妇和小年龄组的儿童等,将来的救治是一个难点。
余宏杰说,“据WHO通报,现在已经有5000多例死亡,像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欧洲都出现死亡,所以随着重症病例的出现,我们国家也将不断出现死亡病例。”
余宏杰指出,对该病的认识和以前的季节性流感是应该是相似的——可防、可控、可治。前一阶段,卫生部和其他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不管是对病例也好,对密切接触者也好,还是对一些重点地区也好,这些都是可防的。现在有抗病毒药物,因此,甲流是“可控”的。另外,现在我们国家研制成功了疫苗。所以总体来说,采取多项综合措施,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甲流疫苗的接种保护率超85% 持久性仍在观察中
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副主任余宏杰透露, 从目前的临床实验来看,至少有85%以上的人群接种甲流疫苗之后具有保护作用,疫苗保护的持久性仍在观察中。
|
|
余宏杰说,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对优先人群开展有序的疫苗接种工作。疾控中心已经做了13000多例的临床实验,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非常好,而从接种情况来看,疫苗的安全性也非常好,虽然极少数出现了一些反应,但都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至于疫苗的持久性观察,目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中,最早的临床实验是7月份接种的,到现在才短短的两三个月,但抗体至少可以维持到冬春季。
针对疫苗的下一步接种计划,卫生部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补充说,下一步接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尽快把疫苗接种下去,因为已经证明它是有效的。但是,考虑到各地的需求,和目前的实际产能,所以确定了优先接种顺序,现在仍然按照这个计划在推进。
梁万年表示,卫生部也会进一步加强对疫苗接种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的跟踪、监测和相应的防范工作,尤其是建立了疫苗接种的叫停机制,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暂停接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甲流疫苗和季节性疫苗一样,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梁万年强调,任何一种疫苗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关键是这个不良反应能否接受,接种得到的益处和不良反应出现的坏处之间要做一个平衡。中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都已经证明接种所产生的益处是要远远大于它可能会带来的危害。所以在利弊权衡之中,利是远远大于弊的,不管是个体也好,还是对群体也好,加强甲流接种是有好处的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