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新闻中心>中心动态>内容>

关于健全和完善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体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0日 来源:广西疾控 阅读次数:
 

        --董柏青主任在自治区政协“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协商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自治区政协马铁山主席、自治区政府李金早常务副主席、各位政协副主席、各位领导,下午好!

长期以来,各种各类的天灾人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直接检阅了保障民生健康应急技术体系的实际处置能力和应急储备能力。如何健全和完善适应于严峻形势下的民生健康保障应急技术体系?是摆在各级政府工作日程上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我就完善和健全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体系进行三个部分的发言。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社会与生态背景

 

1、普遍存在影响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环境因素

广西的地理位置适宜于境外传染病的传入;也普遍存在人畜共患病、媒介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传播的隐患;寄宿学校的食堂管理与饮用水卫生、广大农村的浅表饮用水源等都是严重的卫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质量的现实状况也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根源。

2、旧传染病依然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

狂犬病、结核病、乙肝、性病、艾滋病、鼠疫、乙脑的发生与传播仍然是居民健康威胁的重要传染病。

3、新发传染病构成新的健康威胁。

在过去的30年中,全球共发现了30多种新发传染病,无一不让人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常常始料不及,防不胜防。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直接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肿瘤、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病都是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5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危害

经济全球化、农村城市化建设造成的人流急剧增加导致远距离生物性传播;物流急剧增加导致远距离机械性传播;规模性基建急剧增加导致人为的环境改变;建材品种增加导致无形的危害性因素产生。

二、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体系的现状分析

20081112月我们对全区、市、县级CDC人力资源配置、机构工作经费投入、机构基本建设情况、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1、应急技术体系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

村屯医生酬劳保障不一;乡级人员配置参差不齐;县级应急技术机构人员超编率为23.4%,编制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为0.92/万;市级应急技术机构人员超编率为6.6%,编制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为3.24/10万;区级应急技术机构人员超编率为25.6%,编制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0.71/10万。

2、应急技术体系工作经费投入不够。

2007年全区的区、市、县应急技术机构工作经费需要自筹解决的额度占42.9%

3应急技术体系实验室能力低下。

  1)仪器设备配置率仅达3成标准。

  2)实验室检测能力仅达6成标准。

  3)尚未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三、健全和完善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体系的实施建议

1、充分利用民族自治政策构建适合于广西实际情况的应急技术体系框架。一个框架全面、覆盖到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是自上而下,横向到同级医院的感控科,纵向到村屯卫生室的完整构架。

横向建设:同级医院的感控科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横向工作管理机制建设。

纵向建设:设立区、市、县、乡(社区)、村五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能级定位,分级建设,实行卫生行政主管能级建设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管业务指导的逐级管理工作模式。

2、加强对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机构的职能规划:自治区政府应科学规划区、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科学规划、补缺建设;确定编制、明确职能;统一预算、保障经费;核定资质、标化能力;职能监督、适时评估。围绕“管理能力、检测能力、服务能力”为主题加强管理,确保国家法定的39种传染病、国家免疫规划的14类疫苗预防15种可免疫性传染病任务的完成,让广大居民真正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健康服务。

3、明确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机构的能级要求: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体系由区、市、县、乡、村等五个能级组成。区级CDC的能级定位以“应急技术指导为主、科学研究为辅”;市级CDC的能级定位以“疾病管理为主、应急技术应用为辅”;县级CDC的能级定位以“疾病监测为主、应急技术推广为辅”;乡级机构的能级定位以“疫情监测为主,疾病诊治为辅”;村级机构的能级定位以“疫情巡查为主,健康促进为辅”。

4、优先解决各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技术机构的人员配置标准。根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能级定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管理。

编制规模和要求:

区级CDC人员配置:按照全区人口的1/10万进行人员配置,全区5000万人口需要配备至少500人的工作队伍。

市级CDC人员配置:按照辖区人口的35/10万进行人员配置。

县级CDC人员配置:按辖区人口的1318/10万进行配置。

乡级机构人员配置: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要按辖区人口的1.01.5 /万人进行配置。

村级卫生室人员配置:至少配备1名有中专以上医学学历的专业人员。明确待遇,实行每月月薪补助的管理制度。

5、提高各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技术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

各级CDC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按照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标准进行,至少达到标准要求的90%

6、完善各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技术机构的保障管理机制:

人员性质与待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应实行公务员管理,享受公务员待遇。建议政府提高体系建制,目前,全国已有7个省级CDC提升为副厅建制单位。

经费预算与安排:工作经费应完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同级财政预算和上级政府专项业务经费拨付形式予以安排。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不应低于40%,以便真正解决CDC自筹工作经费的问题。

物资储备与管理:建立以自治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重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应急物资、设备和交通、信息资源的战略储备,包括消毒杀虫药械、防护装备(品)、诊断试剂和标准品、标准毒株、血清、细胞、疫苗、特殊救治药械、车辆、通讯信息设备设施等,并定期进行更新。其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行业监督与管理:各级财政、审计、卫生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实行监督。

    责任追究与处罚:应根据绩效管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应急技术体系进行绩效考核,并予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