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联手越南共同防控边境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4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阅读次数:
分享到:
从2007年7月起,广西将与越南共同合作,启动中越边境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对中越边境地区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疫情进行有效的防控,同时对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治疗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
7月3日,中国与越南结核病研讨会在南宁召开,我国卫生部与越南卫生部有关官员,自治区卫生厅与越南谅山省卫生厅有关官员及两国结核病防控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与越南开始合作控制边境流动人口肺结核病。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综合开发,边境地区经商、旅游的越南和中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在我区境内的流动人口达七万多人。由于东南亚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人的增加,结核病已成为艾滋病机会获得机会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结核病疫情在边境地区日趋严峻。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缺少信息,本身知识有限,更容易成为艾滋病的脆弱群体。也由于他的流动性,不但极易感染他人,而且不规则的治疗管理造成病人治愈度低从而增加了病人复发危险,甚至导致耐药的发生。
研讨会上,中越两国达成了在广西凭祥市和崇左市与越南交界的谅山省和广宁省的交界县开展双方肺结核病人信息交流、转诊及治疗等合作机制。双方议定:在两年合作期里,建立中越双方例会制度,每年召开2-3次行政和业务人员例会;开办双方卫生行政和业务人员防治结核病研讨会或培训班,针对边境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制作印有中越两国文字的各种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传工作,以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双方希望通过这种地区间的合作,能加强两国边境地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管理和信息共享。此外,也期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探索出适合中越边境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效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合作模式,为今后其它边境地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中越边境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启动,将有效地防控中越边境地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疫情,同时填补广西边境地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空白,为今后其它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7月3日,中国与越南结核病研讨会在南宁召开,我国卫生部与越南卫生部有关官员,自治区卫生厅与越南谅山省卫生厅有关官员及两国结核病防控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与越南开始合作控制边境流动人口肺结核病。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综合开发,边境地区经商、旅游的越南和中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在我区境内的流动人口达七万多人。由于东南亚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人的增加,结核病已成为艾滋病机会获得机会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结核病疫情在边境地区日趋严峻。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缺少信息,本身知识有限,更容易成为艾滋病的脆弱群体。也由于他的流动性,不但极易感染他人,而且不规则的治疗管理造成病人治愈度低从而增加了病人复发危险,甚至导致耐药的发生。
研讨会上,中越两国达成了在广西凭祥市和崇左市与越南交界的谅山省和广宁省的交界县开展双方肺结核病人信息交流、转诊及治疗等合作机制。双方议定:在两年合作期里,建立中越双方例会制度,每年召开2-3次行政和业务人员例会;开办双方卫生行政和业务人员防治结核病研讨会或培训班,针对边境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制作印有中越两国文字的各种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传工作,以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双方希望通过这种地区间的合作,能加强两国边境地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管理和信息共享。此外,也期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探索出适合中越边境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效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合作模式,为今后其它边境地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中越边境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启动,将有效地防控中越边境地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疫情,同时填补广西边境地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空白,为今后其它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