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案板检出新冠病毒,生鲜、冷冻肉类和水产食品还能不能吃?
6月12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的消息一传出,给日渐平稳的国内疫情形势又掀起一阵波澜。这让关注疫情动态的国人们心弦一紧,纷纷开始各种猜测:案板上的新冠病毒能否污染食品?新冠病毒是否可以通过食物传播?以前深受欢迎的生鲜类食品还能不能吃?面对这些疑虑,疾控专家从以下食品安全角度为您解答。
一、目前证据认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不会通过食物传播
目前的科学证据明确了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尽管有人担心新冠病毒会通过食物传播,尤其是生的动物性食物,但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证据。因此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而不是食源性疾病。
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呢?通俗点说,就是吃进了受各种致病因子污染的食物后,引起人体出现的急性中毒或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比如沙门菌等致病菌,或诺如病毒等病毒,或肝吸虫等寄生虫,人们吃了受它们污染的食物,患上胃肠道疾病(少数为其他症状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二、生鲜、冷冻动物性食品是否安全?
当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食品中不能生长和繁殖,其需要在宿主体内繁殖才能感染人,其起源宿主是野生哺乳动物,三文鱼等海鲜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病毒在其身上不会生长、不会繁殖,但是表面可能会因为环境而污染病毒。专家认为,食品表面或食品包装表面即使污染了病毒,它的数量不会太多,存活时间也不会太长,所以不大可能有足够的病毒量来进入人体并造成感染。那是否意味着生鲜、冷冻动物性食品就一定安全呢?非也。
肉类和水产及其制品等食品本身易于被沙门菌等各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污染,若存储、加工、销售过程处理不当就无法杀灭这些致病微生物,生食的方式就更加对它们不设防,直接达到“病从口入”的效果!
三、如何吃才能安全放心?
无论是新冠病毒还是其他致病微生物,只要做到以下食品安全五要点,均可让它们无机可乘,无法致病。
(一)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二)生熟分开
生熟食品定要分,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三)完全煮熟
肉禽蛋类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四)安全存放
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不是保险箱。
(五)材料安全
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