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过后开学季如何选择校园食品
2020年春季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学生们不得不宅在家中度过一个漫长而单调的寒假。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开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那么,开学后,除了继续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外,面对琳琅满目的校园食品,同学们在选择时应需注意些什么?
一、学校周边食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一)学校周边小商店、小吃店、流动餐饮摊点聚集,食品卫生脏、乱、差,监管力度不到位。一些劣质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直接销售给学生。中小学生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
(二)学校周边餐饮店和流动摊贩大都经营麻辣烫、烧烤、汉堡、奶茶等小吃,为了吸引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往往非法添加色素、防腐剂和香料,长期食用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伤害和慢性中毒。
(三)街头流动摊贩的健康状况和加工食品的原材料来源难以掌握,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很难判断,低质低价的食材大大增加了饮食安全的风险。2019年广西某市一所艺术学校就发生了学生因购买食用校外快餐食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秩序。
(四)学校周边销售的熟制米面制品普遍存在微生物污染问题。以凉拌、蒸或煮等方式烹饪的各种米粉、面条、馒头、包子等熟制米面制品容易被一种叫“蜡样芽胞杆菌”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部分食品含菌量已达到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诊断标准,这意味着如果学生食用此类细菌超标的食品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二、学生应该如何吃才健康又安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关于青少年的膳食指导,需知道以下五条原则:
(一)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二)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三)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食,不喝含糖饮料;
(四)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五)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min,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学生应摄入粗细搭配的多种食物,保证足量的鱼、禽、蛋、畜、奶、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坚持吃好早餐:早餐的能量和营养素供应量应相当于全日量的1/3。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好会使小学生在上午11点前后因能量不够而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变,如注意力不集中,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能力及运动耐力等下降。
三、健康零食推荐
建议合理选择零食,使其成为一日三餐之余的能量和营养补充,以下食品为零食的最佳选择:奶类(液体乳、酸奶)、水果、坚果
推荐理由:
(一)奶类是一种营养素齐全、容易消化吸收的优质食品,是各年龄组钙质的良好来源。
(二)水果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水分多且含果糖,有一定解渴、饱腹作用,气味芳香,酸甜爽口,可增食欲、促消化,此外,富含多种植物化学物,对人体健康有益。
(三)坚果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如亚麻酸和亚油酸,特别适合因学习而用脑较多的学生群体。同时富含维生素E,对预防营养相关慢性病有益。
吃零食还要注意进食时间和分量,不影响到正餐的食用。
进食时间:10:00a.m. 4:00p.m. 9:00p.m
食谱举例: 酸奶100g+小饼干2片、香蕉/苹果1个、坚果1小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