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健康教育>热点信息>内容>

秋季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8日 来源:人民网 阅读次数: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其气候特点表现为:空气中湿度减低,而昼夜温差增大。那么,立秋后,天气由热转凉,有哪些疾病容易发生?又该如何预防这些疾病?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让大家健康、安稳度过这个秋天的秘诀吧。
     立秋后的几种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

  1、咽喉炎

  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2、感冒

  立秋后温差大,容易着凉,着凉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病菌乘虚而入,是感冒的主要诱因。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室内注意通风。身体健康的人,常用冷水洗洗口鼻,有助于预防感冒。

  3、胃肠疾病

  夏秋之交多发胃肠疾病,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保暖,饮食以温、淡、素、鲜为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吃冷、硬、烫、辣、黏的食物,戒烟禁酒。

  4、呼吸道疾病

  季节变化时,呼吸道防御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得病。因此,立秋后应特别注意防范呼吸道疾病和肺病。老幼等体弱者需注意锻炼,加强营养,保持轻松心态也很重要,时常大笑能增加肺活量。

  5、脑血管疾病

  寒气与燥邪相结合,使血管收缩,导致脑血管病变增多,容易诱发中风。特别是中老年人,立秋后应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疾病。进餐时防止过饱,以七到八分为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