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是何方神圣?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0日
来源: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品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2015年-2016年,广西发生5起断肠草误食事件,发病20人,死亡9人,病死率45%。 每起事件都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实上,断肠草可防可控,现在让我们来认识如何防控断肠草:
一 什么是断肠草?
断肠草学名叫钩吻,俗称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为马钱科钩吻属植物,广西境内广泛分布。
断肠草全株有剧毒,根、嫩叶的毒性大。潜伏期较短,起病急,一般情况下,误食断肠草后,10分钟内就会表现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半个小时后就开始出现腹痛,抽筋、眩晕、言语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在1-8小时内死亡。

二、吃多少断肠草可引起中毒死亡?——食物界的砒霜!
做动物急性毒性实验,钩吻碱对动物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大鼠经口摄入为0.2 mg/kg,小鼠经腹腔注射为0.17毫克每公斤体重,家兔经静脉注射为8毫克每公斤体重。
钩吻碱里的一种成分叫钩吻碱乙,这种成分对动物的最小致死剂量:青蛙为20-30毫克每公斤体重,大鼠为0.10-0.12毫克每公斤体重,兔为0.05-0.06毫克每公斤体重,狗为0.5-0.6毫克每公斤体重。
断肠草最毒的是嫩叶,依次顺序为嫩叶>老茎>果实>花>根,其致死量低、发病快,导致中毒后病死率极高。
三、为何经常出现误食断肠草?
断肠草为藤本植物,枝叶较大,叶子呈卵状长圆形,叶面光滑,根浅黄色,味辛、苦。其花一般生长在枝条的关节处和枝条的顶端,呈簇状生长,一个关节处往往有多朵花。断肠草花冠黄色,花形呈漏斗状,是合瓣花,长1~1.6厘米。断肠草与多种植物相似,民间有清凉解毒、以毒攻毒治疗、外用可治风湿等功效传说,导致误食误用常发生。
断肠草
断肠草的花还与金银花相似。实际生活中群众习惯摘山野金银花泡茶煮水食用,以起到清凉消暑作用。群众容易把 “断肠草”的花误看成金银花泡茶煮水误食中毒。2014年11月,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一林场云南来的民工的家人,误将断肠草的花当成金银花采回煲汤给2名孩子医肚痛,2人中毒, 1人死亡。断肠草的花与金银花两者可以通过枝叶花的不同来辨别:“断肠草”一般枝叶较大,叶面光滑,开呈漏斗状的合瓣小黄花,但是花的内面分布着淡红色的斑点;而金银花枝叶较细,较柔,枝叶上常带有细细的白色绒毛,花朵是呈喇叭状的离瓣花。并且,金银花初开时花朵为白色,一两天后才变为金黄,将会形成新旧相间黄白映衬的植株。
金银花
断肠草的植株和花与俗称为“白狗肠”的凌霄花相似。“白狗肠”是一种中草药,不少地方有采“白狗肠”根部泡酒喝,有解热消炎及治风湿痹痛的作用。常见误采断肠草当作“白狗肠”而误食的中毒。本次蒙山县一林场发生的南丹县来的5名民工误食断肠草泡制米酒导致中毒死亡事件就是此原因。一民工误将断肠草当作“白狗肠”采回,将根部晒干,自认为是补药,自行用根泡制米酒1天,5名民工喝后均中毒死亡。白狗肠是奇数羽状复叶,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夏秋季结成呈萼钟状的花,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而断肠草往往枝叶茂盛,叶片为对生状,无粗锯齿,结成的花冠呈黄色或橙色,每片花瓣内侧都有呈淡红色的斑点。
白狗肠
断肠草根部与被称为“土黄芪”的五指毛桃(又称五指牛奶)相似,近年在广东省内也曾发生过误将断肠草当作五指毛桃,煲汤食用而中毒的事件。断肠草根髓部呈褐色或中空,根部断面密布放射性纹理,闻之味苦;而五指毛桃根部断面呈同心性环纹,味甘,有淡淡的椰香味。
五指毛桃
四、野蜂蜜也可导致断肠草中毒
在断肠草开花的季节,野蜂蜜往往会采集各种各样的野花,如果采集了断肠草的花,野蜂蜜也会含有钩吻碱成分,也会导致中毒。2016年12月,贺州发生2起野蜂蜜中毒事件,中毒10人,死亡2人,病人血液中检出钩吻碱(断肠草有毒成分)。
五、如何预防断肠草中毒?
引起断肠草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采误食。由于断肠草与许多中草药的外观极为相似,非药学专业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就难以辨认。因而,提醒广大要珍爱生命,提高警惕,不要乱采食山野花自行煎煮服用,不要乱采类似药草来浸泡药酒,不要擅自饮用无标签不确定安全性的药酒。
六、发生误采误食断肠草时怎么办?
夏季是断肠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容易发生误采误食断肠草中毒事件。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市民发现自己可能误食断肠草导致中毒情况出现时,要立即求救。首先要用手指、筷子、鸡鸭毛等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喝些冷开水,再反复刺激促呕吐,尽快吐出胃内容物,并尽快送到附近医院抢救。
一 什么是断肠草?
断肠草学名叫钩吻,俗称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为马钱科钩吻属植物,广西境内广泛分布。
断肠草全株有剧毒,根、嫩叶的毒性大。潜伏期较短,起病急,一般情况下,误食断肠草后,10分钟内就会表现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半个小时后就开始出现腹痛,抽筋、眩晕、言语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在1-8小时内死亡。

二、吃多少断肠草可引起中毒死亡?——食物界的砒霜!
做动物急性毒性实验,钩吻碱对动物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大鼠经口摄入为0.2 mg/kg,小鼠经腹腔注射为0.17毫克每公斤体重,家兔经静脉注射为8毫克每公斤体重。
钩吻碱里的一种成分叫钩吻碱乙,这种成分对动物的最小致死剂量:青蛙为20-30毫克每公斤体重,大鼠为0.10-0.12毫克每公斤体重,兔为0.05-0.06毫克每公斤体重,狗为0.5-0.6毫克每公斤体重。
断肠草最毒的是嫩叶,依次顺序为嫩叶>老茎>果实>花>根,其致死量低、发病快,导致中毒后病死率极高。
三、为何经常出现误食断肠草?
断肠草为藤本植物,枝叶较大,叶子呈卵状长圆形,叶面光滑,根浅黄色,味辛、苦。其花一般生长在枝条的关节处和枝条的顶端,呈簇状生长,一个关节处往往有多朵花。断肠草花冠黄色,花形呈漏斗状,是合瓣花,长1~1.6厘米。断肠草与多种植物相似,民间有清凉解毒、以毒攻毒治疗、外用可治风湿等功效传说,导致误食误用常发生。

断肠草的花还与金银花相似。实际生活中群众习惯摘山野金银花泡茶煮水食用,以起到清凉消暑作用。群众容易把 “断肠草”的花误看成金银花泡茶煮水误食中毒。2014年11月,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一林场云南来的民工的家人,误将断肠草的花当成金银花采回煲汤给2名孩子医肚痛,2人中毒, 1人死亡。断肠草的花与金银花两者可以通过枝叶花的不同来辨别:“断肠草”一般枝叶较大,叶面光滑,开呈漏斗状的合瓣小黄花,但是花的内面分布着淡红色的斑点;而金银花枝叶较细,较柔,枝叶上常带有细细的白色绒毛,花朵是呈喇叭状的离瓣花。并且,金银花初开时花朵为白色,一两天后才变为金黄,将会形成新旧相间黄白映衬的植株。

断肠草的植株和花与俗称为“白狗肠”的凌霄花相似。“白狗肠”是一种中草药,不少地方有采“白狗肠”根部泡酒喝,有解热消炎及治风湿痹痛的作用。常见误采断肠草当作“白狗肠”而误食的中毒。本次蒙山县一林场发生的南丹县来的5名民工误食断肠草泡制米酒导致中毒死亡事件就是此原因。一民工误将断肠草当作“白狗肠”采回,将根部晒干,自认为是补药,自行用根泡制米酒1天,5名民工喝后均中毒死亡。白狗肠是奇数羽状复叶,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夏秋季结成呈萼钟状的花,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而断肠草往往枝叶茂盛,叶片为对生状,无粗锯齿,结成的花冠呈黄色或橙色,每片花瓣内侧都有呈淡红色的斑点。

断肠草根部与被称为“土黄芪”的五指毛桃(又称五指牛奶)相似,近年在广东省内也曾发生过误将断肠草当作五指毛桃,煲汤食用而中毒的事件。断肠草根髓部呈褐色或中空,根部断面密布放射性纹理,闻之味苦;而五指毛桃根部断面呈同心性环纹,味甘,有淡淡的椰香味。

四、野蜂蜜也可导致断肠草中毒
在断肠草开花的季节,野蜂蜜往往会采集各种各样的野花,如果采集了断肠草的花,野蜂蜜也会含有钩吻碱成分,也会导致中毒。2016年12月,贺州发生2起野蜂蜜中毒事件,中毒10人,死亡2人,病人血液中检出钩吻碱(断肠草有毒成分)。
五、如何预防断肠草中毒?
引起断肠草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采误食。由于断肠草与许多中草药的外观极为相似,非药学专业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就难以辨认。因而,提醒广大要珍爱生命,提高警惕,不要乱采食山野花自行煎煮服用,不要乱采类似药草来浸泡药酒,不要擅自饮用无标签不确定安全性的药酒。
六、发生误采误食断肠草时怎么办?
夏季是断肠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容易发生误采误食断肠草中毒事件。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市民发现自己可能误食断肠草导致中毒情况出现时,要立即求救。首先要用手指、筷子、鸡鸭毛等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喝些冷开水,再反复刺激促呕吐,尽快吐出胃内容物,并尽快送到附近医院抢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