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常见问题
一、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上把艾滋病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发病期三个阶段。
艾滋病急性期症状(也就是早期症状)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6周左右,出现“病毒性疾病”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 2-3周后自行缓解。
二、一般艾滋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为艾滋病人的间隔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因人而异,通常为6-8年,我中心调查显示,老年人或伴有其他疾病等体弱者,潜伏期会缩短到6年以内。
三、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实际上是一回事吗?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只是所处的临床阶段不同。 处于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者称为艾滋病感染者,处于发病期则称为艾滋病病人。
四、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艾滋病的一些高危行为是什么?
艾滋病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传播:一是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吸毒、输血、单采浆操作污染、使用污染血制品和器官移植等。二是性途径传播,包括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三是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母乳喂养等过程均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
所谓高危行为就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根据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我们可以把高危行为分为三类:一是性途径类,包括多性伴、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等;二是血液途径类,主要有: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不洁器械纹身、修脚等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三是母婴途径类,包括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生育和母乳喂养。
五、艾滋病传播的一大途径是通过性传播,如何防范?
事实上我区现在发现的感染者,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不安全性行为是我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为此,我们建议一是要洁身自好,保持单一性关系,减少性伴数;二是要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不仅能大幅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也能有效阻断其他性病传播;三是要积极主动就医,包括有高危行为后尽快接受性病/艾滋病检测,遵医嘱尽快接受治疗。
六、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接触到艾滋病病人会被感染吗?
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首先是因为艾滋病必须通过含病毒体液交流传播。含病毒的体液主要有: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羊水、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患者脑组织,而泪液、汗液、唾液中艾滋病病毒数量极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其次是艾滋病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弱,高温消毒和一般消毒剂可将其灭活。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办公用品、学习用具、衣服、被褥、钞票等)是不会被感染的,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七、对艾滋病病人,人们应该怎样去关爱他们?病人本身又应当怎样积极配合治疗?
在大众层面,首先是不歧视,让艾滋病病人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尽力给予关怀和帮助。在政府层面,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医疗和社区关怀网络体系,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医疗和生活救助服务。
就艾滋病病人自身而言,一方面要端正心态,谨遵医嘱。只要规范接受抗病毒治疗,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就会得到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得到重建,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另一方面要遵守国家法律,不恶意传播艾滋病。
八、目前,对艾滋病有什么治疗手段?
目前主要依靠终身服用联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国内外研究表明,只要坚持规范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可以达到正常人的期望寿命。当前我国正在研究中医治疗艾滋病方法,我区也在积极探索壮医治疗艾滋病。
九、哪些医疗机构可做艾滋病检测和治疗?
艾滋病抗体检测分为初筛和确证两个步骤,广西区、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均可开展初筛检测,我中心等17家机构具备确证检测资质。有高危行为者可以在就近医疗机构接受初筛检测,若初筛结果为阳性,初筛检测机构会告知受检者进一步确证检测流程。需要强调的是,《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我区实行“确证检测实名制”,患者必须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现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四个关键信息才能获得确证检测。
全区现有89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具体信息可以在我中心网站上查询,患者可以选择就近机构接受治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