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谱流行规律与变异研究”项目我区启动
“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谱流行规律与变异研究”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承担,广西、河南、安徽、海南、宁夏等5省(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完成。该项目通过整合多种研究技术,开展五大症候群包括呼吸道症候群、腹泻症候群、发热伴出疹症候群、发热伴出血症候群和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等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谱的监测研究,建立相关传染病样本库和菌株库,阐明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与趋势,通过对细菌性重要传染病病原体的毒力及变异特征进行检测,阐明病原体的流行优势型别、重要变异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和病人临床特征分析病原变迁与流行趋势,并通过建立监测信息的传输、汇集、分析、共享和利用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和系统的实验室检测和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监测地区建立达到国际水平的细菌性传染病监测与检测网络实验室,培养一批细菌性传染病流行病学与病原生物学研究队伍。
为顺利开展项目工作,由广西疾病预控控制中心细菌性疾病防制科主办的项目工作会议暨培训班于5月25-28日在南宁举办,为项目在广西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帷幕,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阚飙副所长、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耿文奎处长和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董柏青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了讲话。广西疾病预控控制中心细菌性疾病防制科、贵港市、桂平市、灵川县和合浦县等4个哨点疾病预控控制中心以及9个哨点医院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性疾病防制科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人员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讲解,就监测症候群的病例定义、主要指标、监测流程、哨点医院的设置、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质量控制和信息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会议要求,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实施项目研究工作,不失时机地开展病例收集和标本采集,认识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做好项目管理,加强疾控与临床单位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重大专项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各单位参加人员均表示将积极、认真地参与本项目的工作,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近日,各单位已陆续启动了项目的各项工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