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有机锡超痕量检测用设备的改造》课题通过科技部验收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中国CDC 阅读次数: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食品所吴永宁研究员承担的科技部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技术开发项目《食品中有机锡超痕量检测用设备的改造》课题于20061230日通过了由科技部委托卫生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有机锡是一类含锡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曾经被广泛用于稳定剂、催化剂和杀虫剂等,尤其是含三丁基锡(TBT)的船舶防螺涂料的应用,造成了全球范围内水域的普遍污染,而这种污染在环境中尤其是底泥中持久存在,在生物体的生物富积作用下,通过食物链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烷基锡)已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被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环境激素联合专家委员会确定为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的内分泌干扰物(EEDs),并被国际社会认为是重要的持久性有毒物质(PTS)。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相应的法规对其使用加以禁止或限制。

  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食品中有机锡的卫生标准,但是其污染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发生食品中有机锡的污染中毒事件,引起消费者的极大恐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为积累我国食品中有机锡的污染数据和开展膳食有机锡危险性评估的需要,建立食品中有机锡痕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有机锡的痕量与超痕量分析技术是当今环境和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前沿课题。本项目的完成,为我国开展食品中有机锡的膳食安全性评价和限量卫生标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课题组全体工作人员近2年多的潜心研究,利用石英玻璃表面产生的分子发射原理,成功制备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利用该专利技术对原有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升级改造,以此设备为检测手段,开展应用研究。在设备使用现场,专家组对升级改造后的设备就有机锡痕量检测的噪声、线性、重复性、检测限等指标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表明,该升级改造的检测系统对痕量有机锡的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易行,能够满足有机锡痕量检测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课题组还完成了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课题中有关食品中有机锡的超痕量分析技术的实验室验证工作,并提交了验证报告。同时还完成并提交了国家标准方法食品中有机锡含量的测定报批稿。为提高我国食品中有机锡分析水平和日常监督工作能力、应对有机锡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可靠手段。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