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疾病查询>S>内容>

丝虫病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6日 来源:中国CDC 阅读次数:

  丝虫病是由丝虫感染人体引起的疾病。我国流行的有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 均属淋巴丝虫病。
    班氏丝虫病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中南美洲、东地中海和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约70个国家和地区。马来丝虫病流行限于亚洲, 主要在东南亚、东亚和南亚的十余个国家。我国中部和南部的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上海、湖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及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丝虫病流行。据防治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全国有丝虫病约3100万。

    诊断标准

    (一)微丝蚴血症
    1.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

    2.夜间(21:00-2:00)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二)急性丝虫病

    1.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

    2.急性丝虫病临床表现

    3.血检微丝蚴阳性或丝虫病免疫诊断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或快速免疫色谱技术检测抗原)阳性。

    (三)慢性丝虫病

    1.较长期流行区居住史;

    2.慢性丝虫病临床表现;

    3.血检微丝蚴或丝虫病免疫诊断试验可能阳性;

    4.病理组织检查可能发现丝虫断面。

    治疗原则

   (一)病原治疗

班氏丝虫病: 口服乙胺嗪总剂量4.2g 7天疗法, 即每次0.2g, 每天3次, 连服7天。需2-3疗程。

马来丝虫病: 口服总剂量2g 的2-4天疗法, 即0.5g, 每天2次, 连服2天,或0.5g顿服,连服4天。需2-3疗程。

儿童用量应递减,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严重加杂症患者应缓治。            
   (二) 
对症治疗  急性丝虫病可给予消炎镇痛药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需给予抗菌治疗。淋巴液肿和象皮肿可采用辐射热或微波透热烘疗后用弹性绷带包扎患肢。鞘膜积液量多者采用鞘膜翻转手术治疗。乳糜尿发作期间注意休息, 忌食油类及含脂肪食物, 或用中链油代替普通食用油脂。

 

    控制措施

    控制和消灭丝虫病应采取在流行区内开展乙胺嗪群体治疗以消灭传染源(即治愈微丝蚴血症者)为主导的防治策略。在中、高度流行区可采用乙胺嗪全民服药或乙胺嗪药盐防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