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首页 > 疾病查询 > T > 正文
糖尿病

来源:综合          发布时间:2009-07-10     文字大小:[][][]    打印页面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
 
    症状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但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出现上述典型症状。
    2.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知晓糖尿病的症状,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高危人群
  1.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调节受损史(空腹血糖为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和/或空腹血糖为7.0mmol/L,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11.1mmol/L);
   (2)年龄≥45岁;
   (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24kg/M2);
   (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
   (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妊娠糖尿病史;
   (7)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TG)≥1.70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安静的坐生活方式者。
    2.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每年约1.5%-10%的患者进展成为糖尿病。
    3.超重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
    4.高危人群应尽早筛查糖尿病。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诊断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治疗
    1.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积极治疗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预防
    1.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质指数达到或接近/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可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炭疽病

copyright © www.gxcdc.com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维护: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 址:广西南宁市金洲路18号 联系电话:0771-2518766 网站备案号:桂ICP备08000902号-1

公安机关联网备案号:45010302000133 本网站提供的医疗资讯,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技术支持: 八桂健康网 电话:0771-244259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