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疾病查询>K>内容>

狂犬病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0日 来源:急传所等综合 阅读次数: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疯狗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怕光、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
    传染源
    主要是犬。此外,其它家畜(猫、猪和牛、马等)和野生动物(蝙蝠、老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可以传播。
   传播途径
   主要是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如患狂犬病的犬)通过咬伤、抓伤,舔舐伤口或粘膜而引起感染;在特定条件下亦可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
    潜伏期
    一般为2~8周,长者可达一年以上。
     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与动物(犬)接触机会多的人,如兽医、犬类饲养或屠宰者、儿童、猎手尤其容易感染。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
    1.被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处理
   挤压伤口,同时立即用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再用75%酒精或2-3%碘伏局部消毒;然后赶紧到就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
    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较深必须包扎缝合,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预防
    1、管理传染源:主要犬类的管理,包括捕杀野犬、拴养及免疫家犬;
   2、及时进行伤口处理: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冲洗、清创、消毒等伤口处理。
    3、预防接种: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除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外,还需及时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必要时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人员应作暴露前免疫,并定期检查抗体滴度。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