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冰川 安全饮水 共享健康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 2025 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世界水日的创立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水安全问题。以“世界水日”为契机,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冰川、饮水与健康相关知识吧!
冰川与饮水安全有什么关系?
冰川是由积雪经过长时间压缩形成的巨大冰体,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和极地。冰川雪山不仅是美丽风景,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全球冰川储存了约69%的淡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备库之一,长期以来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冰川通过融水为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提供补给,直接或间接为全球超过10亿人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源。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退缩。这一现象不仅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对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构成了深远的影响。
冰川退缩导致融水短期增加,长期减少,最终导致水资源短缺。同时,冰川中储存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能随着冰川融化释放到水体中,威胁饮水安全。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满足哪些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当人体失去6%的水分时会出现口渴、尿少和发烧,失水10-20%将出现昏厥甚至死亡。饮用水必须保证人终身饮用安全。“终身”是按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2升计算,“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即要求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喝了不会导致疾病暴发或流行)、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并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时能够接受。
我国2022年3月15日发布国家强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该标准其中包括:①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②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③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④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⑤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因此,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满足现行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要求。
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无法直接控制冰川的融化速度或大规模的水资源管理,但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行动,为保护冰川和饮水安全贡献力量。
①减少碳足迹,减缓气候变化。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又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少碳足迹:如使用节能电器、使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出行、减少塑料使用等。
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冰川融水是许多地区的重要水源,节约用水可以减少对冰川融水的依赖,同时保护水资源。
③减少污染,保护水质。冰川融水可能携带污染物,影响饮水安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少污染:如减少化学品使用、垃圾分类、回收电子废弃物、保护水源地等。
冰川、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紧密,冰川退缩不仅威胁着全球的淡水供应,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保护冰川资源,确保饮水安全,维护人类健康。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守护冰川,守护健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水资源充足、健康可持续的地球家园!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