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宣传核心信息拓展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 来源:免疫规划所 阅读次数:

2025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预防接种是落实国家“预防为主”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具体表现,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是每一位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伞”。为了让孩子远离疾病威胁,健康成长,请与我们共同行动,按时接种疫苗。

 

一、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

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不仅能够保护个体健康,还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细胞受到疫苗的刺激,会分泌一种叫做抗体的物质,当人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入侵时,抗体会迅速识别并与病原体结合,然后这种结合体会被身体其他细胞处理排出体外,从而时刻保卫人体健康。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

二、预防接种成效显著

通过接种疫苗,全球于1980年消灭天花,我国持续维持无脊灰状态,主要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发病水平。广西连续32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小儿麻痹症)报告,连续22年无白喉病例报告,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幅下降,由1992年的13.63%下降至2020年的6%,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较1990年下降了90%,5岁以下儿童乙肝流行率较1992年下降了98%。流脑、乙脑多年维持个位数发病水平,麻疹、风疹于2024年相继实现个位数发病,创历史最低发病水平。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报告发病水平整体平稳,无重大突发疫情报告。

三、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

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只要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症,都应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目前广西提供给适龄儿童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有11种,分别是: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通过及时接种上述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乙脑、流脑、甲肝等12种传染病。

 

四、非免疫规划疫苗自愿自费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知情、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可以使受种者获得更全面的免疫保护,预防更多的疾病。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病疫苗、宫颈癌疫苗等,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自愿自费选择接种。

 

五、儿童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是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六条、第四十八条指出: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按照规定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应当向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按照规定补种

儿童监护人应当切实保证适龄儿童按照规定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如有漏种,需要及时补种。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记录的重要凭证,是儿童入托、入学的凭证之一,在办理出国手续时,许多国家规定必须提供有效的疫苗接种证明,儿童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妥善保管。如不小心遗失,可以到现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补办。

 

六、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抗体水平在人体内变化、疾病感染风险、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可能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童预防接种日1(1).png

 

七、接种疫苗筑牢全民健康“长城”

疫苗可以保护大多数人,接种疫苗的获益远远大于感染疾病造成的风险。疫苗可以阻断疾病的传播链,当人群中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的水平,会形成群体的免疫屏障,病原体传播路径就会被阻断,无法接种疫苗的脆弱人群(如免疫缺陷者、重症疾病患者等)就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疫苗接种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通过接种疫苗,于个人可降低感染疾病后的发病风险和重症死亡的风险;于社会可减少因疾病流行导致的医疗资源挤兑、劳动力损失和经济停滞,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每一个人的接种都在为整个社会建立更强的免疫屏障,筑牢全民健康“长城”。

 

八、接种疫苗安全可靠

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从而保证上市获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标准都有明确要求,疫苗在获得注册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在疫苗上市使用前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此外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还会对已经上市的疫苗进行抽检。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遵循科学、严格的工作规范,确保疫苗接种安全,并对疫苗接种全流程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每支疫苗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九、疫苗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接种疫苗应提前了解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正确遵循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疫苗接种流程一般包括接种预约、登记、接种前评估、接种过程和接种后留观等步骤。为方便群众接种疫苗,目前广西可通过“广西疾控”微信公众号“疾控服务”专栏的“疫苗预约”进行预约接种,或通过电话或上次接种后预约接种疫苗前阅读并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了解疫苗作用、禁忌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要如实告知接种人员自己或受种人的健康状况,接种人员知道是否有接种禁忌症。疫苗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接种疫苗后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或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瘙痒,属于正常现象,可继续观察。如出现持续高热等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

 

十、科学认识疫苗,不信谣不传谣

接种疫苗能够挽救数百万生命,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作为公民,我们应始终以科学态度正确看待疫苗接种,坚持从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如关注“广西疾控”、“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康八桂”、“中国疾控中心”等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疫苗接种或疾病防控相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谣言干扰,主动接种疫苗,共同构建健康免疫屏障,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