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胖墩”,如何帮他科学减重,家长必看!
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两会记者会上宣布启动“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要构建覆盖家庭、社区、学校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当前肥胖已经成了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家有小胖墩或者担心孩子变成小胖墩的家长们,快快看过来,跟着广西疾控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科学合理膳食
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膳食多样化,吃饭八分饱。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应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等。
进餐定时定量,避免不吃早餐、晚餐过晚或睡前加餐等不良习惯,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吃饭时应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保持身心健康
可以选择游泳、慢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建议时间要持续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过程中的强度一般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至70%。
因儿童青少年不易过早从事力量型练习,每周可以进行3至4次、每次20至60分钟的抗阻力和较轻负重的中高强度运动,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比如俯卧撑、自重深蹲等。
三、生活习惯
保证睡眠时间,一般5-12岁儿童每天需10-12小时,13-17岁青少年需8-10小时。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控制每天使用时长不超2小时,避免边看边吃零食。培养健康行为,不喝含糖饮料,少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如薯片、蛋糕等。
四、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分析动态变化,建议每周测量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制定体重管理目标,鼓励肥胖儿童青少年做到平衡膳食、科学锻炼,长期坚持健康行为习惯,逐步达到健康体重。
五、多方合作 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要达到预防和改善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目的,家长和学校应积极引导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社会各有关部门也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向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传播肥胖预防控制相关营养健康和传统食养知识技能,包括肥胖的原因、不良影响、干预措施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