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健康提示>内容>

3月健康提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5日 来源:应急监测管理办公室 阅读次数: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同时,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外出踏青、出游活动逐渐增多,各类传染病的感染机会增加。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3月应关注以下公共卫生风险:

一、呼吸道传染病

当前仍处于多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存在较大的传播风险,公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预防措施:

1.主动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患的人群,应尽早开展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种。

2.加强个人防护建议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患者,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

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根据自身状况适度运动。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诺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泻病

目前仍为诺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期。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通过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也可经气溶胶吸入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

预防措施:

1.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熟食品分开,食物要充分煮熟煮透。

3.规范处置呕吐物和排泄物。地面或者物体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后,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清理工作,同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应清洁双手。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2.加强环境通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可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

3.及时就诊。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日常状态,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

4.接种疫苗。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病毒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

四、食物中毒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细菌滋生繁殖活跃,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需注意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措施:

1.注意食品卫生。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渠道,查看食品保质期和质量;烹饪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蛋类等。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处理垃圾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3.不随意采食。避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植物;教育儿童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野外植物。

4.及时就诊。一旦发现患病,尽快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五、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我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公众应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措施:

 1.注意通风。在室内使用燃煤和燃气热水器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能紧闭门窗,条件允许时,在室内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2.定期检修。定期对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等设备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维修处理。

       3.及时救治。如发现可疑患者,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同时叫救护车,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