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健康提示>内容>

广西疾控提醒:五一期间,谨防登革热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来源:急性传染病防制所 阅读次数:

  登革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伊蚊在我区广泛分布,一旦有登革热病例输入,容易引起疫情扩散蔓延。我区常年有登革热输入病例,也曾经出现因登革热输入病例导致的暴发疫情。

  登革热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常持续一周不退;出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出血性皮疹;以及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导致出血、休克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威胁生命。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尤为严重,特别是南美洲登革热暴发流行,截至目前,巴西已报告登革热病例超300万例,死亡700余例,与我区毗邻的东南亚国家病例也成倍增加。

  登革热传播流行主要发生在5-11月,我区近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蚊子开始活跃,加上五一小长假人员流动频繁,都为登革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登革热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也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登革热最重要的是避免被蚊虫叮咬!应做好以下措施:

  1. 家中做好防蚊。安装纱门、纱窗,卧室使用蚊帐。

  2. 清理家中积水,防止蚊虫孳生。有养水生植物的习惯的,及时定期换水、清洗容器,避免蚊虫在水中繁殖。

  3. 出游前关注旅行提示,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和防蚊准备。

  4. 外出时,做好防蚊工作,穿浅色的长袖、防蚊裤,随身携带驱蚊剂,避免蚊虫叮咬。

  5. 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疹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并及时告知旅居史、出境史和蚊虫叮咬史。

   祝您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五一假期!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