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热带病之包虫病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0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阅读次数: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常被叫做“虫癌”,尤指泡型包虫病。包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省份(自治区)有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西不属于包虫病流行省份,偶有散发病例,但包虫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不应“被忽视”,关于包虫病的预防知识你知道吗?

  根据其感染不同类型的棘球绦虫幼虫,包虫病主要分为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以及混合感染等,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为主。

  人身上的包虫病怎么来的?

  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是狗、狼和豺等食肉动物,中间宿主是羊、牛、骆驼、猪和鹿等偶蹄类动物,而多房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是狐、狗、狼、猫等,中间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狗、狐等终宿主排出带有孕节或虫卵的粪便,孕节可沿草地或植物蠕动爬行,污染动物皮毛、牧场、畜舍、蔬菜、土壤及水源等。人属于中间宿主,主要通过误食虫卵进消化道而感染,如接触感染的狗、喝了不干净的水或接触流行区的动物皮毛等导致误食虫卵。若虫卵进入体内未能被杀死,则可长期存活。其几乎可以寄生人体所有部位,主要是肝、肺、腹腔等。

 图片.png

棘球绦虫生活史示意图

 

  包虫病为什么会被叫“虫癌”,它有何症状?

  一般指泡型包虫病,因为其类似于恶性肿瘤,棘球绦虫幼虫能侵入淋巴管和血管,并进行转移;棘球绦虫寄生时有一定侵袭性,特别是泡球蚴;棘球绦虫在体内可引起继发感染,可大量增殖。但是棘球蚴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不同,预后也不同。

  囊型包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以机械性损害为主,因棘球蚴生长缓慢,一般感染后5~20年才出现症状。原发棘球蚴感染通常为单个,继发感染可为多发(同时累及多个器官),棘球蚴生长变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组织细胞的萎缩、坏死,受累部位会疼痛、坠胀,如累及肝脏,可有肝区疼痛;累及肺部则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若包块压迫门静脉则引起腹水等。囊液大量溢出可引起过敏性反应、休克,甚至死亡。棘球蚴囊破裂可造成继发性感染。泡型包虫病通常比囊型包虫病更严重,几乎100%原发于肝脏,泡球蚴生长缓慢,感染后潜伏期长,在肝实质弥漫性浸润生长,破坏肝组织,引起症状类似肝癌,泡球蚴可转移至其他部位,引起继发感染。

   包虫病怎么预防

  虽然包虫病很严重,但无需过度恐慌,目前可以通过手术、药物等手段进行治疗,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

  1、旅行外出前提前了解当地情况,在流行区生产和生活需加强个人防护,如戴手套生产、喝安全饮用水。

  2、定期为家犬、牧犬驱虫,减少接触流浪犬,避免接触不明动物皮毛,及时洗手预防通过手将虫卵带入消化道进而感染。

  3、强化卫生行为规范,正确处理病畜内脏。不用病畜内脏喂养狗等或随地乱弃。

  4、及时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做健康体检,若发现感染包虫病,及时接受治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