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世界肝炎日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9日 来源:免疫规划所 阅读次数:

  2021年7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关于肝炎的防控,以下知识点需要您了解清楚。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传染性疾病。根据病原学分类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HA)、乙型(HB)、丙型(HC)、丁型(HD)和戊型(HE)等5种类型。

  2、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流行面广。除丁型肝炎外,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区,其中甲、乙两型肝炎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危害最重。人群感染了乙、丙、丁型肝炎后易形成慢性肝炎,且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3、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乙肝在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占25%左右,在慢性肝炎中,乙肝占80%~90%,全世界约60%的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携带有关。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即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以上途径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健康人群。日常生活和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4、那些人群需要重点接种乙肝疫苗

  (1)所有儿童和18岁以内的青少年以及以前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2)有高危性行为的人; 

  (3)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的伴侣和家人; 

  (4)注射药物使用者; 

  (5)频繁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人; 

  (6)实体器官移植接受者; 

  (7)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职业风险的人,包括卫生保健人员; 

  (8)前往乙型肝炎病毒高发生率国家的国际旅行者。

  5、甲肝防治知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的简称,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甲肝是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健康人群通过食用了受到甲肝病毒污染后的水、食物而感染上甲型肝炎。易引起校园内的爆发感染。

  预防: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吃生食。各单位集体尤其校园的食堂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最经济有效的预防途径为接种甲肝疫苗。其中新生儿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关键,目前我国已将甲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范围,新生儿出生后18个月免费接种甲肝疫苗。在甲肝疫情爆发流行地区的健康人群可应急接种甲肝疫苗进行预防。

  6、丙肝防治知识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全身性感染病。全球目前有1.7亿人口感染丙肝,每年有300~400万新发病例。成人急性丙肝转变成慢性肝炎的几率高达80%,而慢性肝炎最终极大可能形成肝硬化及肝癌。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患者和慢性丙肝携带者

  传播途径: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主要有

  (1)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这是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2)通过反复注射、针刺、含HCV血液反复污染皮肤、黏膜隐性伤口及性接触等其他密切接触方式而传播。

  (3)母婴传播

  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与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慢性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定期接受随访,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勿轻信虚假广告。

  预防: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规范个人性生活、注意使用安全套等。

  7、戊肝的防治知识

  戊肝是有戊型肝炎病毒(HE)引起的,是一种介水疾病,主要通过被粪便污染的饮用水传播,在直接接触污染水源或带病毒粪便直接混入饮用水时发生。在环境卫生条件差且缺乏安全饮用水的地方,人们面临的传播和接触病毒的风险更大。据估计,每年全球有两千万人感染戊肝,其中5.66万人死亡,目前,东亚和南亚的发病率最高。戊肝最常见于15-40岁的成年人。典型症状包括黄疸,特别是皮肤巩膜黄染,深色浓缩尿,食欲不振,腹部疼痛,呕吐和发烧。这些症状通常持续一到两周。虽然儿童经常感染该病,但他们一般只出现不带黄疸的非常轻微的疾病。孕妇在戊肝面前特别脆弱。孕妇感染戊肝病毒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妊娠晚期感染戊肝死亡率比其他感染妇女高20%。该病毒还可能由孕妇传播给她的胎儿。

  预防:可以通过使用安全的水洗手减少获得和传播感染的风险。在易感染社区安装水管等安全水源,相比直接饮用当地河流水等未经处理的水更安全。


图片.png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