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健康提示>内容>

广西疾控提醒:注意雨灾后的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4日 来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所 阅读次数:

  7 月 17 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暴雨持续涌入各个地铁站,地面交通全面停运,城市内涝严重。近期受第7号台风“查帕卡”的影响,我区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桂中、桂南一带。

  强降水带来的洪涝灾害,往往容易引起水源污染,洪水带来的动植物腐败尸体,淹没便池、下水道带来的排泄物,进一步污染生活和居住环境。加上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致使蚊蝇孳生、食品容易受到污染,感染腹泻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河南暴雨牵动人心,强降水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千万不可大意。汛期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有: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通常由于食用污染的畜禽肉和储藏不当、存放时间较长的食品引起。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时伴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部分在13~24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主要由食用了霉变的粮谷类食品如大米或小麦及其制品等引起,是洪涝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潜伏期一般为10-30分钟(也可长至2-4小时),常见临床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乏力等。个别重病例出现脉搏、体温、血压波动,步态不稳,形似醉酒,故有“醉谷病”之称。一般病例无需治疗可自愈,呕吐严重者需补液。

  3. 化学性食物中毒

   由于防汛避灾措施引起的居住环境变化,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容易被误食。误食化学有毒物质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死亡率较高,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包括催吐、洗胃等办法尽快排出毒物,使用特效解毒药等。

    4.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近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常见的动物性食品有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植物性食品有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等。此类中毒一般采取洗胃、导泻等方法排出毒物,以及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给大家如下建议:

  1. 五不吃: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生食动物性食品,不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鱼虾等,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

  2. 三洗手:饭前、便后、接触食品前认真洗手。

  3. 防污染: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食品容器、餐具用过后要彻底清洗和消毒;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碗筷餐具;生、熟食品要分开盛放,包括刀具、炊具、餐饮具等,避免交叉感染;食品、炊具、餐饮具做好防尘、防蝇虫、防鼠、防水和防潮工作。

  4. 保健康: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天气炎热或活动量大时,应增加饮水量;关注自身健康,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尽快就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