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1日
来源:慢病防制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世界骨质疏松日在1996年由英国国家骨质疏松学会创立,从1997年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赞助和支持,当时定于每年6月24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其宗旨是为那些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缺乏足够重视的政府和人民大众进行普及教育和信息传递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信息。随着参与国和组织活动逐年稳定地增长,世界骨质疏松日的影响日益扩大,到了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将世界骨质疏松日改定为每年10月20日。
骨质疏松听起来好像是个老年病与我们“年轻人”无关,而实际上无论你是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预防骨质疏松!那么,为什么好好的骨头突然就变成“脆皮蛋卷”了呢?
首先,我们需要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于基因因素、各种生理病理因素导致骨骼生长、发育或代谢失衡而原发于骨骼的骨质疏松症,也称为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约占骨质疏松症的90%。
有以下症状的人要注意了!你很可能得了“骨质疏松”!
腰背疼痛
患者常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骼疼痛,负重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可能与骨转换加速、骨丢失加剧有关。
身材变矮
骨质疏松症严重时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骨折
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所特有表现。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特点是:
(1)在身体变换体位或持物等动作时,即使没有明显的外力而发生了骨折。
(2)这种无明显外力作用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脊柱的胸腰段、髋部和桡骨远端。
(3)这种骨折的发生与老年,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你是不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症专科门诊进行就诊,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人体中的钙有99%在骨骼和牙齿里,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35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35岁起,骨量开始流失不可逆转,此后随年龄增长,钙量流失加速。当体内钙质的“支出”大于“收入”时,若不及时“储备”骨量、补充钙质将令骨骼质量变差,随时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健康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重点预防!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呢?
一、骨密度监测
骨密度检测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的重要依据!所以您应该学会查看检查表。体检时,查看自己离临界值(-2.5)有多近!

二、在生活中预防“骨质疏松”
1.合理膳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
膳食结构对维持骨骼生长、发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膳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钙的良好吸收,须有正常量维生素D参与,在补充适量钙的同时补充适量维生素D。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成年人每日的钙和维生素摄入量:
18~49岁的成年人每日需要800mg钙,400UI维生素D
大于50岁成年人每日需要1000mg钙,400UI维生素D
大于65岁成年人每日需要1000mg钙,600UI维生素D
2.晒太阳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它与阳光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叫“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3(胆钙化醇)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3。建议每天至少晒太阳20分钟。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加对骨的刺激,改善骨骼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对维护和提高骨量和骨强度、延缓骨量丢失有积极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运动方式为抗阻力练习和有氧耐力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踏车和登台阶等。
运动行为干预方法,提倡个体化,根据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身体健壮的中青年人宜选用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如游泳、跑步等;体弱的中老年人宜选用强度小的项目,如步行、健身操等。合理的锻炼量为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钟,以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快,但不影响交谈为宜。
骨质疏松听起来好像是个老年病与我们“年轻人”无关,而实际上无论你是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预防骨质疏松!那么,为什么好好的骨头突然就变成“脆皮蛋卷”了呢?
首先,我们需要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于基因因素、各种生理病理因素导致骨骼生长、发育或代谢失衡而原发于骨骼的骨质疏松症,也称为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约占骨质疏松症的90%。
有以下症状的人要注意了!你很可能得了“骨质疏松”!
腰背疼痛
患者常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骼疼痛,负重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可能与骨转换加速、骨丢失加剧有关。
身材变矮
骨质疏松症严重时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骨折
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所特有表现。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特点是:
(1)在身体变换体位或持物等动作时,即使没有明显的外力而发生了骨折。
(2)这种无明显外力作用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脊柱的胸腰段、髋部和桡骨远端。
(3)这种骨折的发生与老年,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你是不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症专科门诊进行就诊,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人体中的钙有99%在骨骼和牙齿里,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35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35岁起,骨量开始流失不可逆转,此后随年龄增长,钙量流失加速。当体内钙质的“支出”大于“收入”时,若不及时“储备”骨量、补充钙质将令骨骼质量变差,随时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健康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重点预防!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呢?
一、骨密度监测
骨密度检测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的重要依据!所以您应该学会查看检查表。体检时,查看自己离临界值(-2.5)有多近!

二、在生活中预防“骨质疏松”
1.合理膳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
膳食结构对维持骨骼生长、发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膳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钙的良好吸收,须有正常量维生素D参与,在补充适量钙的同时补充适量维生素D。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成年人每日的钙和维生素摄入量:
18~49岁的成年人每日需要800mg钙,400UI维生素D
大于50岁成年人每日需要1000mg钙,400UI维生素D
大于65岁成年人每日需要1000mg钙,600UI维生素D
2.晒太阳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它与阳光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叫“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3(胆钙化醇)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3。建议每天至少晒太阳20分钟。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加对骨的刺激,改善骨骼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对维护和提高骨量和骨强度、延缓骨量丢失有积极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运动方式为抗阻力练习和有氧耐力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踏车和登台阶等。
运动行为干预方法,提倡个体化,根据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身体健壮的中青年人宜选用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如游泳、跑步等;体弱的中老年人宜选用强度小的项目,如步行、健身操等。合理的锻炼量为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钟,以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快,但不影响交谈为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