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伤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6日
来源:慢病防制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坠落伤,又称"高坠伤"。是指人体由高处坠落于,地面或物体上发生的损伤。损伤的性状和轻重程度与体重、坠落高度、坠落速度、身体被撞击的部位、衣着、所撞物体的性质等因素有关,轻者仅有轻微、的疼痛感,重者则可形成骨折、内脏破裂、支体离、断等损伤,有的当即死亡。因此,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高空坠落事故的关键;同时正确及时的应急救援工作也是减少事故伤亡的有效途径。
应急处理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2.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3.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4.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5.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
4、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
5、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应急处理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2.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3.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4.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5.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
4、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
5、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