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即将实施,主要有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5日
来源:环境卫生与地方病防制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18),将于2019年6月21日实施。该标准是对《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标准的修订。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细化了四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含气天然矿泉水、充气天然矿泉水、无气天然矿泉水)的定义。
2、修改了水源要求。删除了矿泉水源水中对锰、耗氧量的要求。
3、修改了感官要求。将色度指标限值由15度降低到10度,将浑浊度指标限值由5NTU降低到1NTU。
4、删除了部分界限指标。碘化物不再作为界限指标。
5、修改了限量指标。将耗氧量指标限值由3.0mg/L降低到2.0mg/L。将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的限量要求修改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5件样品均不得检出。原标准中涉及的亚硝酸盐、硝酸盐、砷、镉、铅、汞污染物指标不再单独规定,要求直接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的规定。
6、删除了标志条款中的部分要求。
界限指标是矿泉水区别于其他饮用水的特征指标,决定了矿泉水的口感特性,锂、锶、锌、硒、偏硅酸、溶解性总固体和游离二氧化碳等指标都属于界限指标。我区的天然矿泉水中,主要以偏硅酸指标的含量较高。偏硅酸易被人体吸收,能有效地维持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和生理机能,具有恢复血管弹性、增加皮肤弹性、促进骨骼发育等作用。硅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硅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般以偏硅酸的形态存于水中。
1、细化了四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含气天然矿泉水、充气天然矿泉水、无气天然矿泉水)的定义。
2、修改了水源要求。删除了矿泉水源水中对锰、耗氧量的要求。
3、修改了感官要求。将色度指标限值由15度降低到10度,将浑浊度指标限值由5NTU降低到1NTU。
4、删除了部分界限指标。碘化物不再作为界限指标。
5、修改了限量指标。将耗氧量指标限值由3.0mg/L降低到2.0mg/L。将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的限量要求修改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5件样品均不得检出。原标准中涉及的亚硝酸盐、硝酸盐、砷、镉、铅、汞污染物指标不再单独规定,要求直接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的规定。
6、删除了标志条款中的部分要求。
界限指标是矿泉水区别于其他饮用水的特征指标,决定了矿泉水的口感特性,锂、锶、锌、硒、偏硅酸、溶解性总固体和游离二氧化碳等指标都属于界限指标。我区的天然矿泉水中,主要以偏硅酸指标的含量较高。偏硅酸易被人体吸收,能有效地维持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和生理机能,具有恢复血管弹性、增加皮肤弹性、促进骨骼发育等作用。硅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硅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般以偏硅酸的形态存于水中。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