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糖尿病日 –- 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来源:广西疾控中心综合 阅读次数:

 2014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2014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健康饮食与糖尿病”。本年度的世界糖尿病日活动将重点围绕健康饮食及其对于预防和治疗二型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作用展开。

2014年也是IDF未来三年世界糖尿病日系列活动的开篇之年。2014年至2016年世界糖尿病日将围绕“健康生活与糖尿病”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2014年世界糖尿病日活动意图传达的关键信息包括:
   让(食物的)健康选择成为轻松选择

   - 健康饮食,做出正确选择

   - 健康饮食,从早餐开始

2014年世界糖尿病日活动将继续以“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为口号。活动将继续致力于宣传“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后代健康、造福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理念。

 

糖尿病介绍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荷尔蒙。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种通常结果,时间一久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特别是神经和血管。

    一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 (过去称为胰岛素依赖型,青少年或儿童期发病型糖尿病)的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利用现有的知识也无法预防。
    症状包括尿液分泌过多(多尿)、口渴(烦渴)、常有饥饿感、体重减轻、视力减退和疲乏。这些症状可突然出现。

    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由于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造成。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体重过重和缺乏身体活动所致。
    症状可能与一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状不明显。结果,可能在发病多年之后才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此时则已出现并发症。
    直到最近,这类糖尿病还只见于成人,但目前也有儿童发病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高血糖症,最早在妊娠期间发病或被确诊。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类似于二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都是通过产前筛查而不是报告症状后被诊断出来的。 

    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是指人体血糖值介于正常与糖尿病血糖值之间过渡阶段的一种中间状态。糖耐量受损患者或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面临发展为二型糖尿病的高度风险,虽然这并非不可避免。

    糖尿病的常见后果是什么?

    糖尿病发展下去,可能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
    糖尿病增加了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足部神经病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最终导致截肢。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失明的一主要病因,它是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损伤的结果。患糖尿病15年后,大约有2%的患者失明,10%左右的患者视力严重减退。 

· 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竭。 

· 糖尿病性神经病是因糖尿病而对神经造成的一种损害,它所影响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达50%。虽然因糖尿病性神经病会引发许多不同的问题,但常见症状还是麻刺感、疼痛、麻木或手脚酸软。 

· 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风险比未患糖尿病的同龄人至少增加一倍。 

    如何才能减轻糖尿病负担?

    预防

    事实表明,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对预防二型糖尿病或推迟发病是有效的。为有助于预防二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人们应当:

· 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 身体活动——经常定期进行至少30分钟强度适中的活动。需要增加活动来控制体重。 

· 保证健康饮食,每天吃三到五次水果和蔬菜,并减少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 避免使用烟草——吸烟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 

    诊断和治疗

    可以通过相对价廉的验血进行早期诊断。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降低血糖和其他损害血管的已知危险因素水平。戒烟对避免并发症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即节省费用又具可行性的干预措施包括:

· 适当控制血糖。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二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但也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 血压控制; 

· 足部护理。 

    其他可节省成本的干预措施包括:

· 视网膜病(造成失明)筛查和治疗; 

· 血脂控制(调节胆固醇水平); 

· 筛查与糖尿病有关的肾脏疾病的早期征兆。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还应当保证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和避免使用烟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