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2013年6月17-27日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以“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格局。 社会共治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公共服务分散不均、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和微观环境复杂多变等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
今年宣传周从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倡导社会共同责任三个角度设计和安排主体活动,在中央、地方、企业、学校4个层面全面实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活动,深入反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体制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阐述未来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推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着力引导食品企业及从业者形成主体责任和道德诚信意识,强化道德观念教育,倡导诚信从业风气,普及信用文化知识;推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和消费维权,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机构之间建立更为有力的协同联动治理机制,形成坚实的外部约束和道德底线。促使食品安全保障由单纯依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向多方主体主动参与、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综合治理转变。
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科普
不吃少吃十大垃圾食物 十大垃圾食物是是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重大因素,为了身体健康请大家不吃少吃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2、1只烤鸡腿=60支烟毒性 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黄金原则 一、导致食物中毒的因素主要为: 1、在进食以前很久就制作了食品; 2、制作的食品保管不当; 3、制作食品加热不彻底; 4、交叉污染; 5、感染者接触食品。 二、针对这些因素,食品安全专家制定了十大黄金原则: 遵循这十条原则,改变旧的制作习惯,就能降低病原体污染、存活或繁殖,避免食物中毒的危险,保护你的家庭。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许多食品如蔬菜和水果,其自然状态是最佳状态,尽可能选择新鲜的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食品。食用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败变质的畜、禽肉。注意查看定型包装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用过期食品。不采摘当地没有食用习惯的野菜及野生蘑菇,防止误食中毒。生食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后食用。其他食品如牛奶、肉类等,未经加工处理则完全不安全,加工处理后才能进食。购买牛奶要买消毒的牛奶而不买生牛奶。 2.彻底烹调食品 许多生食品常被病原体污染,彻底加热能杀灭各种病原体。要记住食品的所有部分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摄氏度以上。煮鸡如近骨部分还生的话,请回锅直至完全煮熟。冻肉、冻鱼等烹调前必须彻底解冻。隔夜隔餐食物要彻底加热杀菌。 3.立即食用做熟的食品 做熟的食品冷却至食温时,微生物开始繁殖。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为了安全起见,请趁热进食刚做熟的食品。 在简易条件下,饭菜应现做现吃,尽量不存放熟食品。烹调方法以煮、蒸等彻底加热的方法为主。尽可能不加工和食用冷荤类食品。 4.精心储存熟食 提前制作熟食或保留吃剩的食品,如果存放4小时以上时,必须牢记把这些食品放在60摄氏度以上或1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以免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滋生,并迅速繁殖到致病水平。 5.彻底再加热熟食 适宜的熟食储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生长,但不能杀灭。再次彻底加热为抗微生物的最好办法。注意食品的所有部分都必须至少达到70摄氏度。 6.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熟食与生食稍有接触也能被污染,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防止交叉污染。这种交叉污染可能是熟食与生的家禽肉鱼直接接触时发生,也可是接触未清洗干净的案板、刀具、容器等,交叉污染可引起微生物繁殖和患病的潜在危险。 7.反复洗干净手 手常能携带危险的病原体并带到食品上。因此,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在做饭前或每次间歇之后都必须将手洗干净,尤其是给孩子换尿布或你上厕所以后。在处理鱼、肉、家禽等生食后,必须再次洗手,才能处理其他食品。 8.必须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食品极易于污染。任何食品的残渣、碎屑都可能是微生物的孳生地。因此,食品容器用后要洗净消毒,尽可能保持餐饮具、饮食环境的清洁。制作食品的任何用具与食具的表面都必须保持绝对干净。接触食具和厨房用具的抹布应该每天更换,并在重用之前煮沸消毒。清洁地面的拖把也应经常清洗。 9.避免蟑螂、鼠类、其它动物接触食物 各种昆虫、动物常常携带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最好的保护方法是将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中。 10.使用干净的水 制作食品和饮水使用清洁、安全、干净的水源十分重要。不喝生水,尽量喝开水或瓶装水。对加入食品或制作冷饮用的水,要事先煮沸。对用来准备婴幼儿食品的水要给予特别注意。 三、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的注意要点: 1、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进行自救,尽快吐出胃内容物。 3、尽快就医并报告有关部门。 4、同时注意保留好可疑食物、吐泻物和加工设备,以备调查中毒原因之用。 中国居民膳食十大指南2007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助记歌诀: 多样谷为主,多吃蔬果薯;每天奶豆类,常吃适量肉;少油少盐食,食动两平衡;三餐零适当,足水限酒新鲜食。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简称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结合中国居民膳食的实际状况,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分五层: 第一层为底层:成人每天应摄入谷类250~400克; 第二层: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第三层:每天应摄入鱼虾类50~100克,畜禽肉50~75克,蛋类25~50克; 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克、大豆30~50克; 第五层: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克或30克、食盐不超过6克。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助记歌诀: 谷五八蔬六一果四八,肉一半鱼一二蛋半一,奶六豆一油半盐一。 解释:谷类5到8两,蔬菜6两到1斤,水果4到8两,畜禽肉1到1.5两,鱼虾类1到2两,蛋半两到1两,鲜奶6两,大豆1两(相当于水豆腐半斤,干豆腐3两,豆腐丝皮2两,豆浆1斤半,腐竹7钱),油半两,盐1钱(5克)。 根据个人和季节等情况进行调整,同类食物互换调配出丰富多彩的膳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养成习惯长期坚持,就能对健康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