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西“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项目”技术培训班在北海召开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1日 来源:广西疾控食学所 阅读次数: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下达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1]61号)文件要求,2011年在广西中小城市北海市和贫困地区凌云县开展“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监测”工作,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于2011101721日,在北海市召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项目”技术培训班暨2010年营养监测工作总结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营养监测室的赵丽云主任、老年营养室张坚主任、微量元素室毛德倩副研究员和营养监测室房红芸助理研究员等四位专家,以及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品营养安全与学校卫生所、2011年开展营养监测工作的北海市、凌云县各30名疾控系统的营养工作的现场调查人员和实验室检测人员,2012年开展营养监测工作的宾阳县、兴安县派代表进行观摩培训,参会人员共七十多人。

会议开幕式由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品营养安全与学校卫生所刘展华所长主持,营卫所张坚主任代表中国CDC营养食品所作重要的发言,强调开展营养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全国各省开展营养监测的情况通报,希望广西此次能严格按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监测任务。接着赵丽云主任对2011年营养监测总体方案作了简要介绍,并强调在工作当中一定要重视现场和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

刘展华所长作了广西2010年南宁市兴宁区开展营养监测的总结汇报以及2011-2012年广西开展营养监测的总体方案及工作要求,(该方案由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广西卫生厅疾控处下发《关于开展广西2011-201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的通知》(厅卫疾控[2011]44号))。会上指出,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工作不可缺少的信息基础。营养监测目的通过开展覆盖全国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定期收集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信息,分析和发现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及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体系和信息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制定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基础信息。我国于1959年、1982年、1992年和2002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全国营养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于2010-2012年完成第五次全国营养监测工作,并将10年一次的监测工作改为5年一次。我区自去年完成南宁调查点的调查工作后,今年将完成北海市和凌云县两个调查点的营养监测工作,明年将完成宾阳县、兴安县的监测工作。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介绍营养监测的总体方案、监测点抽样原则、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及个人问卷、社区调查问卷、身体活动调查表、食物频率、即食食品、营养补充剂问卷、孕妇状况调查问卷、体检设备要求、社会动员与调查员询问技巧、食物营养成分数据使用、调查编码使用方法、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等。培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除上课讲授外,还现场对学员进行了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及各种问卷的询问和填写的实习考核。采血及实验室检测技术分开培训,在结束培训后还到北海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了血红蛋白和血糖的检测操作技能的考核。

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参会的各级疾控机构人员的营养理论水平和知识实践技能,对于我区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营养工作能力建设,完善各级疾控机构营养工作队伍、定期收集我区居民的营养与相关健康状况信息、掌握我区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建立营养与相关健康状况调查体系和信息数据库,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基础信息,以及今后开展我区营养居民改善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状况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 食品营养安全与学校卫生所   方志峰    陆武韬 )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