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项课题获2008年重点科研课题立项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5日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
分享到:
为提高临床诊治和卫生技术水平,更好地开展我区重大疾病和常见病防治工作,自治区卫生厅开展了2008年重点科研课题申报工作。自治区卫生厅组织专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支持,经审核,全区共有87项科研项目获立项,其中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和肝癌的远期效果观察研究”等四项课题喜获立项。
据了解,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进业负责“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和肝癌的远期效果观察研究”对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和肝癌的远期效果进行研究,评价乙肝疫苗免疫预防乙肝和肝癌效果和防治成本效益,探讨HBV致癌机理,改水、降低黄曲霉毒素等因素对肝癌发生的影响、分析乙肝疫苗大面积免疫后乙肝流行规律和变化特征和免疫后无免疫应答、再感染的免疫学机理,所获成果可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细菌科科长林玫负责的“广西城乡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开展空肠弯曲菌人群感染及外环境污染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将查清我区急性腹泻病人、健康人群、不同种类动物及饲养员等职业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等特殊人群空肠弯曲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市售食品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同源性等,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鼠防科副科长曾竣负责的“龙滩库区蓄水对鼠蚤分布的影响及自然疫源地的调查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环境地理学理论及常规实验室检测技术等手段,查明龙滩水电站库区蓄水前后鼠蚤种类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蓄水的关系,并在库区范围内进行自然疫源地调查,为在鼠疫疫源地不明地区开展大型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综合评价,制订预防和控制鼠传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新发传染病研究室科长刘巍负责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RT-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建立检测乙脑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广西的乙脑实验室诊断上,以解决广西当前因乙脑病毒IgM的ELISA检测试剂特异性较低,敏感性又不高;而乙脑病毒核酸的常规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基层应用起来又不方便的难题,为乙脑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做出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自治区疾控中心本次获立项的2008年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均符合“必须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课题负责人为本单位在该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年龄不超过60岁的具有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申报的课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技术及重大疾病的防控策略,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并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明确的研究目标”等条件。四个项目共获资助经费11万元,研究时间最早的从2008年6月开始启动,最迟完成的项目计划将于2011年6月结束。 (王莹)
据了解,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进业负责“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和肝癌的远期效果观察研究”对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和肝癌的远期效果进行研究,评价乙肝疫苗免疫预防乙肝和肝癌效果和防治成本效益,探讨HBV致癌机理,改水、降低黄曲霉毒素等因素对肝癌发生的影响、分析乙肝疫苗大面积免疫后乙肝流行规律和变化特征和免疫后无免疫应答、再感染的免疫学机理,所获成果可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细菌科科长林玫负责的“广西城乡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开展空肠弯曲菌人群感染及外环境污染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将查清我区急性腹泻病人、健康人群、不同种类动物及饲养员等职业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等特殊人群空肠弯曲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市售食品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同源性等,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鼠防科副科长曾竣负责的“龙滩库区蓄水对鼠蚤分布的影响及自然疫源地的调查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环境地理学理论及常规实验室检测技术等手段,查明龙滩水电站库区蓄水前后鼠蚤种类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蓄水的关系,并在库区范围内进行自然疫源地调查,为在鼠疫疫源地不明地区开展大型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综合评价,制订预防和控制鼠传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新发传染病研究室科长刘巍负责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RT-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建立检测乙脑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广西的乙脑实验室诊断上,以解决广西当前因乙脑病毒IgM的ELISA检测试剂特异性较低,敏感性又不高;而乙脑病毒核酸的常规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基层应用起来又不方便的难题,为乙脑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做出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自治区疾控中心本次获立项的2008年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均符合“必须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课题负责人为本单位在该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年龄不超过60岁的具有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申报的课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技术及重大疾病的防控策略,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并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明确的研究目标”等条件。四个项目共获资助经费11万元,研究时间最早的从2008年6月开始启动,最迟完成的项目计划将于2011年6月结束。 (王莹)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