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一)行动目标。《行动计划》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癌症防治能力,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总目标,并在充分考虑当前工作和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领域基础上,确定了到2017年要实现的6项具体目标,内容包括建立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完善癌症综合防治网络、规范肿瘤登记制度、加强癌症防治科普宣传、扩大重点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以及推广癌症机会性筛查和规范化诊疗。
(二)主要措施。针对2017年要实现的行动目标,《行动计划》提出10项主要措施。一是履行部门职责,落实综合措施,对卫生计生、发展改革等16个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二是加强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国家癌症中心和全国癌症防治协作网络建设,提高区域癌症防治服务能力,加强基层人员培训;三是加强肿瘤信息收集工作,扩大肿瘤登记覆盖面,编绘全国癌症地图;四是推进癌症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加强控烟、免疫接种、环境整治、职业防护等工作;五是推广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优化筛查适宜技术,扩大早诊早治项目覆盖面,探索建立防癌体检运行机制;六是提高癌症诊疗水平,完善诊疗规范,开展癌症康复、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七是推动抗肿瘤药研制生产,通过自行创新研制、仿制药生产等手段,促进药品价格下降,提高药品可及性;八是加大中医药防治癌症工作力度,强化肿瘤中医临床防治能力建设;九是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重点关注环境致癌因素、癌前病变诊疗、早期筛查检测技术等;十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癌意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三)保障措施。为保障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行动计划》从4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国家和省级癌症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保障力度,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和医保保障水平,拓宽筹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加强人才储备,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肿瘤专科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培训,提高防治技能;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开展效果评估,要求各地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并认真组织开展考核评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