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融安县医护人员开展新生儿复苏技能大演练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1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一名足月“男婴”在产房里降生,因羊水污染,呼吸微弱,生命危在旦夕,急需新生儿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联合抢救,立即开展新生儿复苏。经过快速评估、初步复苏、人工通气等一系列专业救助后,“男婴”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原来,这是融安县医疗单位举行的一次新生儿复苏操作模拟演练场景。

    9月22日晚上8点,来自融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单位的70余名儿科产科医护人员,集中在融安县妇幼保健院会议室,进行新生儿复苏技能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

    “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能,黄金60秒必须把握住!”作为培训老师的融安县妇幼保健院何副院长告诉笔者,新生儿窒息多发生于娩出时,一旦发生,情况紧急,如不及时进行抢救,往往导致新生儿死亡或不可逆转的缺氧缺血性脑病。

    据此次担任授课老师的融安县人民医院产科何主任介绍,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400多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还有100万以上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和其他残疾问题。

    据融安县卫生计生局妇幼股廖股长介绍,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融安县最近启动“新生儿复苏项目”,组织全县15家医疗单位的产科、儿科医护人员150余人,进行分期分批集训,培训科目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培训。人员培训结束后当场进行考核与评估,保证培训效果。

    笔者从融安县降消办了解到,按照国家妇幼两纲指标要求,婴儿死亡率要控制在10‰以下。融安县今年1至8月共有1997名婴儿出生,婴儿死亡率低于4‰以下,明显低于国家两纲指标要求。

(韦日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