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炭疽 可防可控不可怕
此次疫情的危害有多大?炭疽能不能预防?请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的解答。
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已经10天没有新病例出现,炭疽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当地病死牛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处置标准,如果连续14天没有新发病例,便可宣告疫情结束。
中国CDC副主任冯子健介绍说:“治疗皮肤炭疽,青霉素是特效药。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环丙沙星或红霉素。如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病人2~3周可痊愈,一般没有后遗症,且病死率较低,公众不必恐慌。”
据悉,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通常深藏于土壤内。食草动物(如牛、羊等)进食时,鼻离地面很近,在把草连根拔起时,很容易接触到或吸入土壤中的细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然后再感染人。
凶险的是肺炭疽
人类感染炭疽主要有3种途径:经皮肤接触感染,细菌通过皮肤上的微小伤口进入体内;经口感染,主要因摄入污染食物而感染;吸入性感染,吸入污染有炭疽芽孢的尘埃和气溶胶。与感染途径相对应,炭疽也主要有3种临床类型: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其中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5%以上。
“肺炭疽要凶险得多。”冯子健说。肺炭疽发病急,轻者有胸闷、胸痛、全身不适、发热、咳嗽、咯黏液痰带血;重者以寒战、高热起病,很快出现呼吸窘迫、气急喘鸣、紫绀等症状,病死率高达60%以上。“炭疽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但肺炭疽则要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诊断后应立即报告给上级卫生防疫机构。”
特殊人群可接种疫苗
据介绍,炭疽杆菌在大气中或有氧条件下,在培养基或土壤中容易形成芽孢。未形成芽孢的炭疽杆菌抵抗力不强,与细菌相似,在干热56摄氏度条件下经过2个小时即可杀死。而炭疽芽孢在干燥土壤中,如果不被阳光直接照射,则可存活数十年。
防控皮肤炭疽的关键是预防畜间炭疽,重点要放在家畜感染的防治和牧场、畜圈、场院的卫生防护上。饲养员、兽医、皮毛加工者、肉联厂、生肉销售者及疫区人群应采取防护措施,穿工作服、戴口罩与手套。由于上述特殊人群更易接触到炭疽孢子,还建议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