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阻击乙肝 疫苗立了头功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8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4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32%

    我国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32%,比2006年下降66%;5~14岁青少年为0.94%,比2006年下降61%。在7月25日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公布了第三次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在7月24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召开的2015年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控研讨会上,中国CDC副主任冯子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取得这些成绩与坚持疫苗接种为主的预防策略密切相关。接种乙肝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必须保证高水平的疫苗接种率,才能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

    据悉,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5个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为“抗击肝炎,预防在先”。

    在7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相关专家表示,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13年来已累计为2亿儿童免费接种疫苗。2014年,全国新生儿3剂次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自2010年起,我国开始对孕妇实施乙肝血清学筛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再免费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2009~2011年,我国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共计6800万余人。2007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我国甲肝报告发病数呈持续下降趋势。2012~2014年,丙肝报告病例数趋于平稳,为20万例左右。

    王国强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完善各项保障政策,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疾病负担;改善基层的防控条件,落实防控措施,将乙肝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充分发挥专业团队作用,科学制定干预的防控策略;进一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普及肝炎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科学防控的意识。

    据悉,1992年、2006年我国进行过两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第三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全国31个省(市、区)的160个疾病监测点,对当地1~29岁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抽样方法、实验室监测等均与2006年相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