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追求写华章
——访广西玉林市CDC
潘少波 黄 文 肖 莲
暖春时节,和风习习,阳光明媚,岭南大地春意盎然:遍地绿树葱茏,繁花似锦。记者踏着浓浓的春意,来到广西玉林市CDC采访。
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座崭新的楼房。这座新的楼房是玉林市CDC新址,座落在玉林市北面,占地面积3万5千多平方米,综合业务办公用房共6920平方米。其中新址占地面积2万7千5百多平方米,综合业务用房一栋3620平方米,检验检测中心大楼一栋3300平方米。新的大楼落成使用,为玉林市CDC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玉林市CDC负责人向记者回顾了2014年的工作成绩。首先,该中心内涵建设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新址办公;同时,该中心整合了健康体验工作,增加体检用房4间,更换体检流行图和更换标志,优化了体检环境,开创了新的宣传途径;在玉州区、福绵区和玉东新区实行“金苗通”群发信息进行一类疫苗接种预约通知,方便了群众预防接种;博白县率先在全市建设数字化接种门诊,进一步规范了服务流程,改善了服务环境。
其次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2014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发病率为770.71/10万,死亡率为3.50/10万,无鼠疫、霍乱、非典、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流脑、出血热、炭疽、白喉、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血吸虫病例报告,与上年相比,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3.08%。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可疑病例,登革热无本地病例出现。全市按时完成鼠疫、霍乱、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监测任务,认真开展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乙脑、狂犬病、登革热、埃博拉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市CDC派出80多人次对各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各县(市、区)艾滋病、手足口病、登革热、乙脑、鼠疫、狂犬病、性病、麻风病、传染病疫情报告等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免疫规划工作扎实开展。玉林市人口达710多万,流动人口多,免疫规划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管理规范,运作有序,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突出抓好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督查指导,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乙肝疫苗补种、接种证查验、查漏补种等工作;全市全年出生上卡率达18.32‰,常规疫苗接种率维持较高水平,有效地控制了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生。积极应对麻疹疫情,1月15日容县报告首例麻疹病例后,玉林市CDC立即派出业务人员到容县督查麻疹防控工作,解决了麻疹防控工作的实际问题;去年4月初博白县麻疹病例剧增,市卫生局进行了专题研究,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玉林市卫生局联合玉林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加强全市学校和托儿机构手足口病、麻疹、乙脑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针对疫情严峻的博白县和兴业县,多次深入督查指导,经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该市麻疹疫情上升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从8月15日至今,全市未发现新增麻疹确诊病例。2014年还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年度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估检查。尤其今年1~4月,该市没有发生麻疹本土病例。
加大防治艾滋病攻坚力度。2014年该中心采取各项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控工作:新报告艾滋病病例较上一年度下降9.5%,病死率下降13.79%,均达到攻坚工程要求;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全年全市共发放艾滋病宣传资料28.2万份,宣传品3.7万份,7类人群的知晓率均达攻坚工程要求;艾滋病检测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全市共筛查检测各类人群83.8万人次;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成效明显,继续在宾馆、娱乐场所等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展免费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全市免费发放安全套30万只;在医疗单位努力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治疗、关怀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同时,该市CDC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增强。2014年玉林市组队参加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的卫生应急竞赛获全区三等奖。全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5起,发病126例,死亡2例,无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和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
在寄生虫病、麻风病防控方面,容县继续开展服药驱虫等综合防治工作,巩固土源性线虫综合防治示范区成果;落实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人的发现和治疗、蚊媒监测以及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管理工作,保持东部灭疟联防区先进水平。全市未发现本地疟疾病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该市扎实有效地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全市筹措项目资金19678万元,到位率为100%,资金使用率70.96%;全市城乡居民建档率为83.28%(要求80%),规范化电子建档率为79.48%(要求70%);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健康管理率为76.02%(要求65%);高血压患者管理率为35.74(要求35%);糖尿病患者管理率为21.27%(要求20%);重性精神疾病检出率为2.7‰(要求3.5‰),儿童建证率、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率、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均达到国家要求。
健康宣教成绩明显。该中心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活动主题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通过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正面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群众做好有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促使养成卫生防病意识,避免群众恐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博白县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送碘缺乏病、艾滋病、麻疹等防治知识200万条。北流市以传单的形式编印了《预防疾病,健康每一天》、《麻疹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问答》等8种内容5万多份,制作《预防艾滋病,关爱生命》折页、小扇子、日历画等宣传资料145000份,电台推出30秒预防艾滋病主题公益广告,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荣获广西“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优秀奖。
玉林CDC成立于2003年7月25日,这是一个具有时代里程碑的日子。自中心成立伊始,领导班子和职工们就朝着“建一流团队,创一流业绩,保人民健康”的宏伟目标并肩奋进。
十二年来,该中心体系建设飞速发展。中心以加强基础设施为核心,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能力全面提升。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不断夯实传染病和慢病防控基础,优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了专业高效的年轻疾控队伍,业务水平稳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全面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免疫规划工作持续保持稳步发展,艾滋病、地方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十二年间,创新争先树品牌。在全区首创推行乡镇卫生院“四室”、示范乡镇防保所“大厅式”预防接种门诊和示范公共卫生服务部,不断优化的免疫规划服务环境以及不断提高的预防接种质量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在全区首创产科建立新生儿童预防接种电子信息档案;全市实现了接种信息即时共享,以“树一流疾控品牌”疾控文化凝练升华。该中心吸取各方经验,在防病控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中,多角度、多方位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疾控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以特色鲜明的疾控文化创新疾控管理理念,疾控体系内涵与空间不断拓宽;“坚持真理、深入一线、服务人民、任劳任怨”的老防疫精神,与“团结奋进、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创新图强”的新时代疾控文化内涵,在漫长的接力、凝练、升华,推动疾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春种辛勤耕耘,秋收硕果累累。玉林市CDC认真贯彻卫生预防工作方针政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现了对“创建健康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重任的完美担当,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全国免疫规划先进集体”、“全区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集体”、“广西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不懈追求写华章,展望未来志昂扬。玉林市CDC主任李文在谈到如何继续抓好2015年工作充满着信心。他说,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因病施策、严控传染病疫情,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着力提高防控疾病的效果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筑牢建强群众健康堡垒,促进全市疾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团结奋进,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疾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开展疾控事业新局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