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12小时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多学科协作救治一疑难复杂盆腔巨大肿瘤患者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胃肠腺体外科、ICU一区、麻醉科等多学科团结协作,为一例疑难复杂盆腔巨大肿瘤患者实施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肿瘤几乎占满盆腔及下腹腔,并是第三次手术,血管错综复杂,手术长达12个小时,术中克服出血多的风险,多个学科专家联合协作,最终成功切除肿瘤,挽救患者生命。
患者小陆,女,19岁,广西上林人,自述曾于2014年7月因“尿液不自主流出3星期、排尿困难伴有左上肢疼痛麻木无力1天”在区内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手术治疗。近日,因下腹持续胀痛10天、排尿困难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急诊科就医,经该院B超检查显示一120x180x184mm回声团,CT增强显示盆腔内见巨大不规则囊实性肿瘤,考虑为畸胎瘤,为手术治疗转入妇科。
入院后,妇科完善了相关检查,由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腹腔大量积液,骼内、外血管受压移位等症状,针对患者“肿瘤位于盆骶部,出现肠梗阻,骶前静脉丛多,血供丰富,若进行手术术中可能引起大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的疑难复杂病情,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唐卫中副院长多次召集专家进行全院扩大会诊,医务部张立明部长、妇科、血管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胃肠腺体外科、脊柱骨病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大家结合相关检查资料,提出了各自学科的治疗意见,形成了统一的手术方案。
2月7日上午7:30分,患者小陆被推进手术室,由麻醉科主任刘敬臣教授亲自给予全身麻醉,妇科徐红、结直肠肛门外科刘小健、郭云等专家联合参与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进一步明确患者患有畸胎瘤、机械性肠梗阻、低蛋白血症、盆腹腔严重感染、代谢性碱中毒等疑难状况,并进行有针对性处置。
据参与手术的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医师刘小健、郭云介绍,由于肿瘤巨大,形状不规则,多个肿瘤融合成团,几乎占满盆腔及下腹腔;肿瘤在体内生长的时间比较长,跟周围的组织粘连得很紧,且离大血管很近,把它剥离下来异常艰难,剪刀都剪坏了3把。术中,因为盆底组织血管丰富的特点,剥离面大量渗血,出血量大,盆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速度快,患者的血压在下降,手术中途被迫停止3次,医生只能用手按住出血的创面,一面输血,等血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据统计,术中共为小陆输了红细胞50个单位、血浆5000毫升,手术中血小板下降,又用了很多的血小板。
手术经历了整整12个小时终于顺利结束。手术室的托盘上盛满按大小排列的肿瘤,最大的有220×120mm,其他100×60mm的小肿瘤无数个,内见有毛发、牙齿、骨头、脂肪、皮肤组织等。
手术结束了,但对小陆的心电监护、止血、补液、抗炎治疗、上呼吸机、器官功能保护、持续抗感染,每一步治疗都攸关性命,术后她被直接送至ICU(重症医学科)进行后续治疗。经过赵晓琴主任带领术后生命支持团队的维护与治疗,小陆转危为安,于术后第二天2月9日转回妇科普通病房,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已经可以下床慢慢行走。她说,“出院后的第一件事,是要给医科大一附院的专家们送上一面大大的锦旗,感谢他们的大恩大德。”她休学了将近一年,希望这次可以努力,争取参加2015年的高考。
(潘少波 梁 婧)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