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广西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项目专家指导组成立会议在南宁召开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3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616日,“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项目专家指导组成立会议在南宁召开,来自广西CDC、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妇幼保健院等多个单位的23名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耿文奎出席了会议,对“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并对专家们的工作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上,“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葛宪民首先介绍当前项目的进展情况。项目在20131月到20143月期间,完成了第一轮大规模人群健康体检,已经进入现场验收和数据清理阶段。在项目实施开展中,项目逐步建立并完善了高覆盖率的居民电子化档案,初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网络化、责任医生服务的网络化和艾滋病防治管理的信息化(即两网三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传染病专项示范区信息平台,正在示范区探索有效地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为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的技术把关,提升项目科技含金量,优化工作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相关领域专家在“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成立“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项目专家指导组。

    耿文奎副主任指出,专家组指导组的成立对推动我区对“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一是艾滋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远远不是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妇幼保健等某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而是需要多个领域协同联合的工作;二是多个领域齐头并进,推动重大专项工作前进。要以项目为平台,以科研为媒介,促进“十二五”重大专项各个联合单位相关工作的开展,提高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率,推动各项工作进度;三是形成多领域专家合作机制。各个领域专家合作,多个部门联合,开展科技工作。以科学技术支撑项目,以科学数据论证项目,以科学成果评价项目,以实现“降两率”核心目标,形成多个数据、研究结果间的相互印证,为攻坚工程夯实技术支撑。

耿文奎副主任要求专家指导组成员应有实干精神,至少3个月一次到示范区现场开展技术指导;专家指导组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专题讨论项目工作。各专家指导组成员要主动的融入到项目工作中去,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对“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平台上大力探索创新。

    会上,专家指导组成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对“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工作提出多个建议。(艾防所)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