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广西有5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晋升“国家级”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近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出口罗非鱼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柳城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贺州市八步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5个示范区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这5个示范区生产的食品农产品包括罗非鱼、柑桔、蔬菜、水稻及其制品等,种植养殖面积149万亩,每年总产量211万吨,总产值63亿元,其中出口量每年25.3万吨、出口额2.53万美元。截止至目前,广西已建成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国家级出口示范区6个。

    据悉,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等食品农产品是广西的传统出口食品,出口马蹄产品占全国出口量的70%,热带水果、果汁占全国60%,养殖水产品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三。近年来,广西检验检疫局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全力推进出口示范区建设,先后与自治区农业厅签署了《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促进广西农产品出口合作备忘录》,与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签订了《加强合作,共促水产品扩大出口合作备忘录》,与贺州市政府签订了《加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与自治区农业厅、商务厅、水产畜牧兽医局联合下发了《广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验收管理办法》。根据已有出口示范区的情况,积极鼓励指导富有地方特色、出口量占主导地位、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条件较好的示范区,特别是出口水产品、供港澳食品和出口水果示范区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示范区,进一步提高了示范区质量档次。
    为推进示范区建设,广西检验检疫局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指导出口企业全面掌握最新的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和要求,管好农药使用,控制好农药品种和喷药时间,减少农残风险,为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示范区建设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了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生产“放心食品”,提高了知名度,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而且出口产品优质优价,提高了附加值。以供港澳蔬菜为例,近年来,贺州市2个出口食品示范区新增出口果蔬备案基地14个,备案面积25万多亩,比创建前增加了8倍,近7万农户纳入出口基地的管理。贺州市每年输往香港果蔬2.5~3万吨,优质蔬菜价格持续高达到20/公斤,多个新品种果蔬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通过了进口国的严格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99%以上,供港蔬菜的农残、重金属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均高于创建前的水平。同时,广西出口罗非鱼产品产量呈逆势增长态势,按进口国要求批批检测合格率100%,无被国外通报不合格或退货现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南宁市西乡塘区出口罗非鱼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养殖面积2.6万亩,罗非鱼总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10%,越冬罗非鱼苗种繁育场5个,面积250亩,年供苗种2450万尾,罗非鱼产值1.3亿元。龙头企业在示范区建设中得到了发展,如广西南宁百洋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罗非鱼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欧盟等国家(地区),成为广西出口罗非鱼产品的最大生产企业。(韦万春    潘少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