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搞清洁——桂林市CDC结防科参加市容环境督查活动小记
八月,流火的桂林,四会路,绿树掩映。几个特殊的身影,一把火钳、一个撮箕、一个扫把,三个红袖章。清扫人行道的果皮纸屑,清理树穴的砖瓦石块,清洁无处不在的烟头,他们做着平凡的事。他们是清洁工?不是,他们是桂林市CDC参加机关单位市容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员工。
响应桂林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市CDC在百忙中抽调员工积极参加市容环境监督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结防科的同志先后走上活动的现场,体验了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酸甜苦辣。
三个小时,不长不短,他们时不时遇到城管队员小X,他也在巡逻,偶尔驻足闲聊两句,才知道他工作的不易。从乐群市场、四会路到三皇路,一个市场、一个小学、一个中学,无数的餐饮店、小吃店加上神出鬼没的小贩,这是他一个人管理的辖区。各种店铺尤其小吃店超门槛经营屡禁不止; 机动性优良的小贩,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些,小X只能态度温和地劝导,其中的辛酸自知。
阳光下的树穴,却是环境卫生的死角,烟头、纸屑甚至建筑垃圾充斥其中,清理起来费时费力。某天当结防科的工作人员在清理树穴时,坐在一旁的大叔冷眼看着他们,说道:“你们别扫了”,“为什么?”,“你们再扫清洁工都休息去了”。喔,原来如此,他们笑:“我们做好我们的工作,清洁工做好清洁工的工作,各司其职吧。”想想他们一个月左右巡一次街尚且觉得辛苦,城市的美化者因为他们偶尔休息下也没大碍吧。
某天,巡逻时迎面走来老俩口,老奶奶看了看结防科工作人员手上的工具,又看了看他们臂上的袖章,对他们说:“没用的,这样没用的,”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不改变,你们怎么做都没用的。”是啊,她的意思他们明白,不过他们做的也不会是无用功吧,他们的行为总也能润物细无声吧。小吃店老板看见他们主动清扫门前食客就餐后留下的垃圾,行人主动将垃圾丢到他们的撮箕,超市主动拿一个纸箱出来给客人装垃圾……
新的排班表发了下来,结防科尹科长集合全科同志给大家分配任务,大家也在互相交流着参加市容环境监督工作的体会,有人说:“以前的门前三包政策其实蛮好的”,有人说:“为什么不在学校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呢?管好下一代自然管好了未来,况且现在一个小孩可以管住好几个大人”,有人说:“应该给烟民们上上课,路上最多的就是烟头”。当然大家一致的看法和那位老奶奶想的一样,改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才是治疗城乡卫生疾病的根本良药。 (莫靖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